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45. 重建七連 (2 / 2)

現在來了一群老兵,居然也是七連的兵,雖然是以前306團七連的,但也算是同一個師的,都一樣。

再說,這些留守老兵本來就怕上面派來一個沒上過戰場的軍校生來做連長,那樣會害死好多人的。

結果發現來了個年輕的老兵,而且還是帶著一群手下從上海到南京一路打過來的年輕軍官,想必不但有經驗,還有膽識,這個可就放心多了。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能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活下來的,特別是兵,都是壯士,都是英雄。

老高、高伯奮,大有、崔大有,榮仔、梁國榮,朝陽、唐朝陽,鬍子、胡守清,老遠、韓仲遠;三狗一個個地認識過去,也記住了這六條有情有義的漢子。

同時,三狗也隆重正式地把老七連的狗腿、秀才、竹竿、蘿蔔、彭長華、朱明泰、楊承祖、吳鼎立、張志光、夏晨、陳彥心、和尚、大魁等一起介紹給他們認識。

還有個小何,是烏江鎮老船工老何的兒子,那天從烏江離開時候,小何堅持要隨三狗他們去當兵。

老何想著這江面上討生活本來就兇險異常,現在日本人來了,更為兇險,稍有不慎,命就沒了,既兇險又窩囊。

現在還不如讓兒子跟著三狗他們去闖世界去,就是死在戰場上,估計也能殺個鬼子墊背,也比被日本人隨意殺好多了。

雖然小何是自己第二個兒子,大兒子在烏江已經成家有孩子了,但不管是哪個兒子,都是自己的心頭肉。

其實老何也還是有點捨不得讓小兒子上戰場的,只是看著小何這麼堅持,也就應承了。

小何,何漢濤,不過他喜歡大家叫他“小河”,大江裡的人喜歡別人叫他小河,而小溪流出來的人,喜歡別人叫江啊海的,這也是個有趣的現象。

沒兩天,湖南新兵到來,劉光羽一口氣就給七連補齊缺額,補了差不多一百人進來,同時配套的武器也是按最好的配置來發。

一個連隊一百二十多人,配備了近一百條中正式步槍,每槍一個基數的子彈, 60發,夠打一場中等規模的戰鬥。

每個班都配備了一挺捷克式的班用機槍,一個基數的子彈300發,15個彈匣,每個班長除了步槍外,多配一把木套的駁殼槍,算是簡易式的衝鋒槍了。

每個排長人手一把駁殼槍,連長也是,不過在三狗連裡,不管是官還是兵,除了駁殼槍外,都要求背上一把中正式步槍,特別是秀才這樣的射手,駁殼槍做不到長距離的射殺。

除了正常的輕武器外,每人配備4個手榴彈,本來是每人2個的,這也是三狗特殊要求的,如果身強力壯的,還要再多背幾個。

原來每人兩個手榴彈,是掛在胸口的,晃來晃去的,影響行動,士兵們戲稱這是女人的“女乃子”,見到鬼子,就扔個女乃子過去,奶一下。

三狗要求把四個手榴彈袋子全部縫在一起,再斜跨在腰間,用繩子綁在腰間的皮帶上,這樣,不但不會晃來晃去影響行動,也能多背兩個,還不覺重多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