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滬會戰後期,波仔他們的輜重車隊,就拉著部隊珍貴的火炮,先走一步,拉進了南京城,本來是要接著拉往後方去的,後來說是在下關碼頭裝船,拉得更多。
那些火炮和重要物資,以及政府的各種辦公器材,工廠的裝置,都一股腦在下關裝上船,拉到武漢去。
本來連他們輜重車隊也要拉過去的,但是被南京衛戍司令部給截留了下來,說要在南京城裡運送彈藥和物資。
這一留,就把波仔一直留到了現在,輜重車隊的汽車,全部被日軍的飛機炸燬在城北江岸邊,燒成了個車架子。
波仔看著這些心愛的汽車,欲哭無淚,要知道,這裡面有很多的汽車,都是東南亞華僑捐贈的,所以,平時作為華僑本人的波仔開著這些汽車,很是自豪,可如今,全部化為泡影。
輜重車隊的汽車司機,沒了汽車,還幹個鬼,所以波仔只能被編入步兵中去,雖然在剛參軍時候有過入伍訓練,但畢竟不是專門的步兵,波仔開始連槍都射不準。
波仔在南京城裡跟著部隊幾經流轉茫無頭緒,在下關碼頭上天無路下地無門之際,碰到三狗他們,猶如看見保護神從天而降一樣,就跟著三狗他們上了幕府山。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波仔聽到了三狗他們在說久違了的老家話,馬上雀躍歡呼地蹦了上去,就這樣,這種小機率的事情發生在了波仔的身上。
父輩橫跨幾千裡幾十年的時空,居然由兒輩給又找回來了,波仔從小到大都沒有回過父親的家鄉。
只是經常聽父母在說起家鄉的美好和留戀,讓波仔他們一幫兄弟姐妹也很嚮往老家的那個地方,那個恬靜的小山村。
大家一說起來,波仔居然還是和強子在江西廣豐縣裡同一個鄉村的,這個就更是湊巧了,因為這層關係,波仔和強子快速成了好朋友。
如果能照相和寫信,波仔就像馬上寫信回家,告訴父母,在這裡遇見了一群家鄉的人,現在大家正說著那裡的話,說著那裡的事情。
黃百強是在淞滬會戰三狗他們七連出了羅店到青浦時候補充進來的新兵,農村娃一個,時話不多,也算是比較勤奮和勇敢,很快就在殘酷的戰場裡成長為一名老兵了。
年紀雖小,才二十歲出頭,但老兵不是因為歲數老才叫老兵的,而是看經驗的,所以,強子和波仔成為一對好朋友後,就不時地教波仔怎麼處理戰場上的一些應急情況,也時不時地保護著波仔。
現在,強子已經離隊超過一整天了,還不見回來,波仔自然是很擔憂,在這麼兇險的環境下,一整天沒有回來意味著什麼,其實大家不說,也都明白了。
到這個點還沒回來,基本上是回不來了,戰場上戰友的受傷、犧牲、失蹤等,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大家最多隻能嘆息一下,其他的,又能怎樣,現在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都難保。
可波仔不同,一來他當步兵也就幾天的功夫,沒見過那麼多的生離死別,二來,他和強子的關係很不一般。
所以,這一整天,波仔都是在心神不寧中度過的,於是就經常被拖在隊伍的後頭,波仔也希望路過沒一個巷子口時候,能見到強子,因此,也走的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