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現在的影視劇,經常會先入為主地描繪當年國軍打日軍坦克,是多麼多麼的慘,想當然,肯定是很慘的。
這一來沒有見識過這種鐵怪物,二來沒有什麼重武器,反坦克武器,拿什麼去拼,還不是隻能拿人去拼。
確實是,在很多的普通部隊裡,國軍將士們,是用很慘烈很原始的打法去對付鬼子的戰車坦克,動不動就用人肉炸彈去同歸於盡。
但是在很多嫡系部隊,至少在抗戰初期,打鬼子的戰車坦克,還是有一套的,不說36、87、88那些德械師有37戰防炮了,這37炮可是鬼子坦克的剋星。
當時在上海市區戰場,36師一個團的陣地上,僅有的一門37戰防炮,就打爆了四五輛鬼子的坦克,嚇得鬼子剩下好多輛坦克馬上四散逃跑,去都不敢去。
除了高精尖的37炮,一些嫡系部隊面對鬼子戰車時候,還是不會自亂陣腳頗有章法的,正如三狗他們一樣,有一套反坦克的戰術戰法的,沒有現在影視劇描繪的那麼不堪。
只是到了抗戰中期,很多坦克剋星的重武器打光了,這些武器大部分是進口的,不能自產,甚至連反坦克地雷都不能自產,損失一個就是一個,或是炮彈打完了,那些火炮就成廢鐵一堆了。
還有一個是嫡系的德械師損失殆盡,一些嫡系的老兵也是損失慘重,一支部隊,老兵是戰鬥力的保證。
因此,到了最艱難的抗戰中期,國軍精銳部隊越來越少,花重金扶持起來的精銳部隊,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敢拉出去消耗掉,只有在重大關鍵的戰役裡,才會拉出來,跟鬼子死磕。
所以很多普通的部隊,面對鬼子的戰車坦克的衝擊,就很難應付自如了,常常是一敗塗地,或是死傷慘重,才能搞掉幾輛坦克。
……
話說回來,打掉鬼子最後一輛豆戰車時候,七連的陣地上,終於又發出一陣雷鳴般的歡呼聲……
和七連陣地歡呼宣告顯對比的是,對面的敵人陣地上一片死寂,牛牯以防萬一,趕緊叫人把九二重機給轉移到另一個射擊位置。
“全連戒備,2排派出人員打掃三十米區域的戰場,也就是豆戰車報廢的地方。”牛牯下著命令。
菜頭沒等牛牯的命令發出,早就帶人衝到鬼子的幾輛戰車跟前,不管裡面有沒有活人,照例往裡面塞入了一個手榴彈。
幾聲略為沉悶的爆炸聲後,估計就算剛剛戰車裡有存活的鬼子,現在肯定不是被炸死,也得被炸殘了。
牛牯氣得連連罵道,這個菜頭,這麼一搞,把裡面的機槍全部給炸壞了,不過回頭想想,也就沒有再責備菜頭。
這一來自己沒有工具,還真的不能一下子拆下戰車上機槍,你要是叮叮噹噹的在敲打拆著,這不明顯地羞辱鬼子嗎,說不定人家鬼子來幾發炮彈,把你連人帶車都給轟掉,豈不得不償失。
二來對付戰車裡的鬼子,不管裡面有沒有活的鬼子,最好的辦法還是扔個手榴彈進去,管他三七二十一,千萬不能因為要抓他一個俘虜,而冒著被打冷槍的風險。
好像打了這麼多天,還沒有抓到一個鬼子的俘虜,估計是心高氣傲的鬼子兵,不甘心成為末流軍隊國軍的俘虜,或是他們怕有辱武士道精神,不允許自己成為俘虜。
三來菜頭正報仇心切,給鬼子戰車打死的兄弟報仇雪恨,正常人都會像他那樣,這個時候不報,更待何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