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我在俄國當文豪> 43、盜版往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43、盜版往事 (2 / 2)

這一點在俄國其實算是個老傳統了,也間接造成了後來的俄國盜版橫行,你幾乎可以在俄國網站上找到一切東西的免費資源。

而之所以會這樣,其實跟這一時期的作家們的社會責任感息息相關。

簡而言之就是這一時期的作家和政論家們,認為他們的作品不光是一種文化消費品,更是一種對於人民的教育,認為人民將從他們的作品中吸取到某種有益的東西。

因此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在自己的小說連載出版後一段時間,很快就會放棄掉自己的版權。

像老屠老託都幹過這樣的事,老託算是比較極端的那一種,不僅以極低的價格出售作品的版權,還會要求書商將作品以儘可能低的價格進行發售。

後來白銀時代的革命文學家們繼承了這一傳統,到了蘇時期,這一傳統更是被髮揚光大。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行為雖然高尚,但對一些小出版商和缺錢的作者來說,簡直跟天塌了一樣。

別的不說,老陀絕對第一個不同意,並且張口就是:

**你們貴族有吃有喝我可得憑著這個稿費還賭債以及養活一大家子………

咳咳………

當然,這種行為無疑是高尚的,畢竟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誰會嫌自己的錢多?

克拉耶夫斯基自然就是屬於那大部分人。

而除了從這些高尚的先生那裡能要到稿子以外,從年輕人們那裡就更是容易。

頭腦簡單,富有熱情,有理想卻又缺乏經驗,無論什麼時候,盤剝這群人總是最容易的,連革命都是如此。

在這個時代以及接下來的時代,將會有無數的年輕人們走上街頭,為了那些虛無縹緲的理念和理想竭力奔走,但到最後剩下的又都是些什麼呢?

總之,克拉耶夫斯基作為文化界的權威人士,利用自己的權威和偶像的地位來支配那些青年們簡直再容易不過了。

儘管克拉耶夫斯基還未正式跟米哈伊爾見過面,但他確信,米哈伊爾跟他見到過的很多青年或許會有一點不同,但也沒有太大的不同。

而當克拉耶夫斯基在這麼想的時候,另一邊,在帕納耶夫家裡,別林斯基和其他小組成員像往常一樣聚集了起來,只是今天的活動稍稍有所不同,只見他們此時此刻都在愣愣地看著米哈伊爾,然後聽他說道:

“我觀克拉耶夫斯基,如插標賣首耳!他簡直就是潑留希金!”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