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秦能如同金字塔般穩固,持續三、五百年,或許今日之華夏,完全是另外一種狀態。
帶來的國運影響,要遠高於焚書。
“此子,夠狠,這點像我!”
高臺之上的嬴政大夢先機暗自欣慰。
一代帝王,在大是大非面前,只有冷酷無情,殺伐果斷,才能拯救保護更多的人。
“鈺兒先入座,壽宴繼續進行!”
……
嬴鈺這才長長的舒了口氣。
從進殿開始就一直站在殿中央,水都沒喝一口。
在侍者的指引下落座,同時打量這饕餮壽宴。
大殿極為空曠,一百多張案几像學堂般陳列卻不擁擠。
能參加壽宴的,非權既貴或富。
在重農抑商的年代,居然有兩個富商有資格參加盛宴,一個是巴蜀的寡婦清,另一位是烏氏倮。
巴清幾乎壟斷了丹砂和水銀,同時也承建驪山帝陵的部分工程。
烏氏倮從事畜牧業生產,將牛羊換成珍奇異寶,獻給戎王,戎王以十倍的價格賞賜牛羊。
結果他的牛羊多到“用谷量牛馬”,成為當時全國有名的富商。
秦始皇聞訊後,給他“封君”一樣的待遇,可以和朝臣一塊兒朝覲皇帝。
參加宴會之人,如此每人都是獨立案几,也彰顯了平等。
所有人,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席地而坐。
緣何?
這個時代還沒有桌椅板凳。
甚至,連羅袍之內,穿的都是開襠褲,都不能盤坐。
跪坐之時,長襟一搭,遮蓋的嚴嚴實實。
案几上,堆滿了珍饈佳餚。
這可是純粹的分餐制,連桌子都是獨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