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內院,某處宅院的密室裡,此刻圍坐著十數人,正議論著。
“如今陛下病重,何屠夫又遣心腹之將前往各地募兵,而咱們爺們兒卻孤立無援,這可如何是好啊?”
說話這人聲音非常尖銳,如公鴨子一般,臉上似乎是抹的胭脂粉,尖嘴猴腮,看著都讓人倒胃口,此人乃十常侍之一的宋典。
十常侍在東漢靈帝時操縱朝廷政權,他們分別是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璋、畢嵐、慄嵩、段珪、高望、張恭、韓悝、宋典等十二個宦官。其首領是張讓和趙忠。
張讓等人玩漢靈帝於股掌之上,以致靈帝稱“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十常侍自己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佈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人民不堪剝削、壓迫,紛紛起來反抗。唯有一些比較清醒的官吏,已看出宦官勢力的黑暗腐敗,這才導致大規模的農民起兵造反。
曾有郎中張鈞在給漢靈帝的奏章中明白指出,黃巾起義是宦官專權逼出來的,他說:“張角所以能夠興兵作亂,成千上萬的人願意跟著他,其根源都在十常侍,把他們的父兄、子弟、親戚、賓客放到各州郡,獨佔財利,侵奪百姓,百姓的冤屈無處申訴,所以圖謀不軌,聚積成為盜賊。應該殺了十常侍,把他們的腦袋懸掛南郊,以此向老百姓請罪。再派使者佈告天下,這樣可以不須用兵,而大寇自會消散。
然而糊塗的漢靈帝聽信張讓等人言詞,斷定張均誣陷十常侍,以‘欺主’之罪罷免官職,轟出宮廷。
十常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痛打‘落水狗’機會,誣陷張均學黃巾道,在被收押獄中之時,處死於獄中。
“休要慌張,咱們爺們兒侍候陛下這麼多年,宮裡內外,只要咱們爺們兒齊心,一跺腳,這大漢天下都要為之顫抖,跟何況蹇碩蹇校尉也有除掉何進之心,咱們只需與之聯合,何懼他區區一屠夫。”
說話這人曲膝坐於眾人前面,面向眾人,輕輕撥弄一下跟前的香爐,絲絲煙氣立刻飄散而出。此人乃十常侍之首張讓。
“咱們爺們兒,只需將何屠夫……”想讓用手在脖子處比劃了一下,意思不言而喻。
“這……”
“嘶……”
眾人倒吸一口涼氣,心裡頓時猶豫不定起來,只聽張讓繼續說道。
“一旦陛下病故,我等就失去了靠山,何屠夫那群手下,哪個不想生吞活撥了咱家,咱們爺們兒要想繼續享受這榮華富貴,唯有再重新找一靠山,陛下一直不喜歡劉辯,認為其舉止輕佻,沒有帝王威嚴,而王美人所生皇子劉協,舉止端莊,深受陛下喜愛。咱們爺們兒只需全力輔佐皇子劉協登基,豈不又可以享盡榮華富貴了嗎?”
“對啊……”
“是啊,讓公言之有理……”
“嗯嗯,此言甚善……”
一眾宦官聽聞張讓之言都覺得很有道理。
“只是不知當如何……誰?”
坐在張讓左手邊的趙忠正欲開口詢問如何輔佐劉協登基,突然間發現屋外有人影閃過。
眾人聞言一驚,立刻衝了出去,衝出之時,哪裡還有半個人影。眾人心裡暗叫不好,看來今晚密謀之事已經被人偷聽而去,何進肯定會有所防備。
既然事情已經洩漏,只有儘快結果了何進方位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