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許久,道子眼眸中突然神光大放,嘴中哎呦哎呦的狂叫起來。這副發瘋的樣子倒是把在王都一旁站著的六七嚇了一跳。因為在六七的世界裡,自家小少爺向來安靜,從沒有如此的失態過。
也難怪道子如此興奮的發瘋,因為他終於苦思冥想起了一個人,這個人不僅能滿足他所有要求的編劇條件,更重要的是這個人還沒有大放異彩的名氣,他就是淮安府的吳承恩。
吳承恩據史書記載是公元一五八三年因為窮困潦倒病逝的,如今不過萬曆七年,也就是公元一五七九年初,換言之這位老爺子還有最少四年的活頭。
四年?若是嫌短的話,那個李時珍不是還健在來嗎?無妨,出點錢聘請李時珍給老爺子調理調理身體,讓他再活個十年八年的,料想應該不成問題。
對了,還有他集結前人之大成所編纂的《西遊記》也早完全定稿了,只是現在還沒有人意識到這部作品偉大的價值而已,自己應該提前買下來版權,到時候自己整理整理給他來個出版,到時候誰再提起《西遊記》,那就得多加一行字,道子出版社獨有版權出版,翻版必究。
道子想到美處是忍不住的興奮,差點就要抓耳撓腮了。
“六七,咱們去淮安府一趟”道子從石凳上跳了下來,眼神冒著精光喝道。
道子要去淮安府的事把吳大善人和吳柳氏著實驚住了,她們左勸右勸道子放棄,畢竟淮安府離他們太倉府有近乎半個月的路程,若是這一路上道子碰著了磕著了被雨水給淋著了,那可真就要了自己的老命。
吳柳氏只是哭,吳大善人問道子為何要去淮安府,道子說他要去找吳承恩,要他當吳家大劇院的編劇。
吳大善人雖然不知道愛子所言的編劇是什麼,但是聽到愛子提到吳承恩三個字後,臉色有些奇怪,心想自家愛子怎麼知道此人的,於是他問:“道兒,你口中的吳承恩可是山陽縣的吳承恩?”
道子冷不防被自家父親的這話問的有些懵,過了許久道:“父親,您怎麼知道?”
看著愛子瞪大眼睛看著自己,吳大善人哈哈大笑起來:“道兒,那吳承恩父親認識,對了,論親戚輩分,你還應該叫他二叔呢?”
“啊?”道子傻了。
乖乖,厲害了,吳承恩竟然是我二叔?
道子如同渡劫了般此時一道道閃電狂擊打他的腦海。
接下來吳大善人給道子解說開原因來,這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槐樹子民血淚史。
其大意思是說吳承恩的父親吳銳也是大槐樹人,吳大善人應該叫他堂叔,只是這位堂叔比吳大善南遷的早,後來風雲際會在山陽縣紮了根。而吳大善人之所以能在太倉府發跡,也是得益於當年從堂叔吳銳手中借的五十兩白銀。
吳大善人又滔滔不絕的講他和吳承恩的趣事,道子心中直翻白眼,暗叫自家父親臉皮厚,人家一家當年對你如此有恩,可是你呢?當了大財主之後便把人家給忘了。
有了這層關係,道子就沒有“三入草廬請諸葛”的必要了,吳大善人寫了封親筆信,讓吳叔親自跑一趟山陽縣,把吳承恩請到家裡來。理由嗎?就說當堂兄的想他了,敘敘舊,另外商談一番關於修祖祠的事。
道子聽到父親的理由,暗叫奸詐,這個理由就算是愛惜羽毛甚緊的吳承恩也是拒絕不了。
樂班子的事,在吳家太半城的財富號召下也很快有了結果。請的是韓家班。韓家班可不是一般的樂班,這家祖上可是出過進士的。後來家族落魄了,才做了藝人之一行當。
因為他們不願和馬文才交往,所以被馬家打壓,只能在鄉野間演出,名聲雖不及東南青的樂班大,但敢說在鄉野士紳中間也是名號鐺鐺的。
現在主唱有了,編劇有了,樂班也有了,就差群眾演員,和一個導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