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如今他不能。只能把白話版的《病梅館記》講給吳承恩,他相信吳承恩經過文筆潤色之後,定然不會比龔自珍差。
吳承恩聽的精神飛揚,甚至拿筆當場揮毫。
主題文章敲定了後,道子把目光又放在了新聞採集上。畢竟自己辦的是《朝日新聞》自然要以普通人的家長裡短為重。
這下好了,在太倉府經常出現有趣的一幕。
只見凡是有吵架的地方,丟東西的地方,甚至出現稀奇事的地方,總會出現兩個人,一個是童子,一個是少年。
童子拿筆記錄發生的事情,少年則是碾墨換新紙幫襯著。
時間過去了三天,萬世河終於把十套燒好的千字給送到了吳府。吳家書坊那邊裝潢早已經完畢,刻印報刊的紙張,墨還有相關的工匠也全都準備就緒,此時就等道子的一聲令下進行刻印了。
吳家這邊的反常行為早已經吸引起了太倉府士紳們的眼球,特別是當吳家把雪花花的一萬兩白銀送到萬世河家時,那可是全城轟動,把萬世河家圍的是裡三層外三層。
萬世河不知道是報了何種心思,最後當著知州歸子孝的面捐了六千兩給官府用來賑濟鄉民。歸子孝大喜,親自寫了一副字畫送給萬世河,表彰他計程車紳精神。
全城的人見聞是羨慕嫉妒暗罵稱讚的皆有,不過有一點就是沒有人敢打萬世河家的主意了。
一萬兩白銀見證了吳家的大手筆,這下所有人都無比期待吳家的書坊起來,他們想看看這投資如此之大的吳家書坊到底有什麼牛掰的地方。
清晨天還未亮,太倉府沉浸於一片寂靜當中。可是吳家書坊卻是例外,此刻所有人都在等待最後的一刻。
吳大善人吳承恩劉秀才他們也都在,他們要一塊去見證道子給他們創造的奇蹟。
道子此時卻是很淡定,他知道他所做的已經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看眼前這幫在漕運碼頭上僱傭的貧窮少年們的營銷本事了。
當書坊的大門被開啟,約莫二十名少年郎揹著揹簍陸續離開了書坊。
太倉府一天的繁華開始了,可是幾乎在同時,太倉府的各個角落,街上,橋上,士紳的府邸外,都有少年報童在叫喊:
“賣報,賣報,劉寡婦家的白貓為何生出黑貓來,這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
“賣報,賣報,李家三兄弟爭田產,老母被氣病在床,隔壁老王……”
“賣報,賣報,吳家糧鋪今日大酬賓,凡是購糧三鬥,便宜一文……”
“賣報,賣報,吳家大劇院,明日上演《三打白骨精》……”
“賣報,賣報,射陽先生髮表署名文章:病梅不美,抨擊當今文人病態美學觀……”
“賣報,賣報,知州又有新作《詠蓮詩》,然而卻被梔子公認為有抄襲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