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改!
可是怎麼改呢?
道子心中想著,對了,“後七子”王世貞!
道子突然腦海中閃現出了一個人物,他眼睛頓時亮了。
王世貞不僅是漢唐儒學的提倡者,更是這一派系的老大,若是自己拜入他的門下,利用他的名聲,讓他發聲否定宋朝以來的陋習,想必會在這個裹腳的明朝一定會吹起一場不裹腳的清風吧?
道子思量到此處,拳頭攥的很緊,眼神也無比的堅定,自己一定要拜入王世貞的門下,一定要。
太倉府這些天,人們談論的話題除了吳家大劇院那《西遊記》就是道子說不要許家孫女佳怡裹腳的事了。
這一次和道子開大劇院初時要生猛的多了,畢竟開劇院那是人家一家的事,自己最多也就是恨鐵不成鋼的嘆息。但是這一次不一樣,“不裹腳”那是對所有人長久以來形成的價值觀的衝擊。
不少童生衛道士,舉著小旗,要到吳府門前抗議,結果被吳家的四大金剛還有道子養的那條狗的兇惡模樣,嚇的落荒而逃。
這些童生衛道士之所以敢這麼做,和馬家的暗中挑唆支援不無關係。
馬文才透過“間諜”的親眼目睹,雖然知道了吳家大劇院是舞臺劇而不是唱曲兒,心情有所變好了些,可是每次看到有那麼多人去吳家大劇院看舞臺劇,他心裡就是不爽。
他給馬戶出了一些使壞的主意,譬如找人去看舞臺劇,然後在舞臺劇演出中起鬨鬧事。
只是很快,這些鬧事的人就被逮住,當面拆穿了真相,最後被吳家的四大金剛打的半死,給扔進了河裡。
馬文才得知後心裡明白這是吳家的警告,你唱你的曲,我演我的劇,咱們井水不犯河水,如有下次可不是打的半死了。
對於吳家的警告,馬文才雖然心裡怒火中燒,可是又沒辦法,只能一方面加大對《西遊記》的劇情洩露宣傳,另一方面可憐巴巴的求梁溪人在東南青多演幾齣,以把顧客給拉回來。
別說他這個舉措還是有作用的。
東南青雖然不像以前人滿為患,但是隻要是梁溪人演出,必定是座無虛席,當然除了吳家大劇院那邊又更新《西遊記》新番時。
可是馬文才他沒有想到鬥吳家的另一個機會又來了,吳家那個小紈絝道子竟然不讓許家小姐裹腳,而且還信誓旦旦說裹腳是對女性的侮辱。
馬文才聽到這個訊息頓時樂了,讓管家安排人在太倉府鼓動此事。果然他的鼓動起了效果,一些不明真相呆傻萌的吃瓜群眾群勢洶洶要討伐道子。
道子家門前每日都有人前來破口大罵,讓道子收回以前說的話,可是道子怎麼可能收回。他的回答就是站在門前的四大金剛和他的大黃狗。
吳大善人心裡給明鏡似的,他清楚這次愛子和許家小姐的事之所以被傳的沸沸揚揚絕對和馬家不無關係。所以他也開始了反擊。
吳馬兩家即大劇院之後又一場轟轟烈烈的撕逼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