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才這所以有這樣的感嘆,他有自己的理論依據。這個依據便是他自己。因為他的父親曾經告訴他,他滿歲抓鬮時就沒有抓到文官印,所以到現在歲數一大把了,他還是個秀才,老秀才!
吳大善人對於小馬兒沒有抓文官印倒是覺得沒有什麼,反正他現在有萬貫家財,也不需要他非得當上大官,光宗耀祖,在他心裡,只要愛子能健康成長便好。
地毯上的小馬兒在放棄拿文官印後,眼睛又朝向了一把木質的小劍,他顫巍巍的走了兩步卻是腳跟不穩,摔倒在了地毯上。
還好地毯比較厚,小馬兒並沒有受傷,不過這一幕卻是讓一直往這邊偷偷觀看的小馬兒母親,吳柳氏,嚇的心一緊,差點忍不住跑出來,去檢視小馬兒摔傷了沒有。
吳大善人其實和老妻一樣,當小馬兒栽倒的那一刻,也是嚇的老心揪的生疼,不過看到小馬兒爬著繼續前進,心中暗鬆了一口氣,直道:看來這白兩銀子買來的獅子國地毯不虧。
百兩銀子,吳大善人對於這個唯一的兒子向來是大手筆,要知道這百兩銀子要是換到小戶人家,足足可以供他們吃兩年。
如今呢,吳大善人買下它,只不過是為了兒子的一次抓鬮儀式,細想起,若天下嬰兒們有毒的話,吳大善人絕對是中了毒了,而且中毒不輕。
拿劍?
觀禮的親朋士紳不由眉頭緊皺,這年頭雖然不太昌平,但日子還算能湊吧湊吧活下去,小馬兒拿劍,難道說將來小馬兒要走綠林路子不成?
不過接下來的一幕,讓他們又開心了,只見小馬兒來到一本精裝的論語前,拿起,放進了花兜兜裡。
拿《論語》?很好很好!說明小馬兒的確是讀書的料。
劉秀才欣慰的捋著鬍鬚,在他眼裡,只要人能讀書,那就還有救。
拿完《論語》,小馬兒跑到點心大兔兒饃旁,吃了口點心,便往他處走了。
好!小馬兒吃點心卻不多吃,知道節制慾望,將來一定是位潔身君子!
劉秀才見了忍不住擊掌讚歎起來。
眾賓朋聞言也是點頭,吳大善人卻是喜的眼睛都看不見了。兒子給他長臉,這比他賺了十萬雪花銀都來得高興。
金銀銅釘子,小馬兒拿起又放下,然後往其他東西爬去檢視。
劉秀才這時又讚道:“金銀雖好,終是外來之物,世人看得透,拿得起又放得下的有幾人?如今小馬兒以如此小的年紀便知道此理,當真是令我等慚愧,慚愧!”
劉秀才這話雖然有拍馬屁的嫌疑,但是看小馬兒拿起金銀又放下十分瀟灑的樣子,又讓他們不得不去如此聯想。眾人又是一番讚歎應和。
吳大善人此時笑的眼睛越發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