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唐朝公務員> 二百一十章 兩次宮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一十章 兩次宮變 (2 / 3)

忙忙碌碌的將這件事情也佈置完後,唐成終於徹底鬆下一口氣來,隨後他便參加了由吏部組織的關試,科舉完後新科進士們需要再參加吏部關試才能授官,這是當時的慣例,關試身判四關唐成一一平順而過,唐時新進士初次授官最高只能是八品,於此一節上唐成也不能例外,但因有韋播介入其中,唐成並未如許多同科進士一樣被往地方縣治出任縣丞或者是縣尉,而是莫名其妙的做了一個軍器監主簿,不過這也就是個領薪水月俸的名義,唐成本人依舊是被萬騎軍借用。

此前期待了許久的科舉考試終於有了一個結果,但唐成卻並沒有當初來長安之前預想中的興奮。“終於是個官了”,除了這樣自言自語的感嘆了一句外,唐成對於這個官職本身並沒有什麼滿意不滿意的,反正不管現在在京裡給他什麼官兒都不過是曇花一現的過度而已,那又何必計較?

要說這一段時間裡唐成生活上的差別的話,不能不提到的就是他現在無論走到那兒都至少有八個護衛隨身,且晚上睡覺也沒了任何規律可循,不說小玉和雙成,就連唐成自己早晨起來之後也不知道當晚他會歇在那裡。

之所以這樣頻繁更換住處,是因為他在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遭遇了兩次暗殺,而現在毫無規律可循的生活就是應對暗殺的手段。

有收穫就註定有付出,這個世界公平的很,並不因為唐成是穿越者就對其另眼相待。

遭受第一次暗殺之後的第二天,韋睿身邊的七個貼身護衛被人陋巷伏擊,五死二重傷;而唐成遭遇第二次暗殺後,當日被韋睿安插在萬騎軍中的柯昌明等心腹兩日之間悉數暴斃,相對於暗地裡的刺殺與博弈,明面上韋播與韋睿兩兄弟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最終依舊是韋后出面,才將兩人悉數給壓了下去,血腥的暗夜刺殺雖然暫時平息,但唐成卻再也不敢在一處地方安睡,甚或每晚睡覺時也開始做起噩夢來。

四月的長安很平靜,而宮變的暴風雨就是在這短暫的平靜之後正式醞釀成形,並在隨後的五月及六月中全面爆成了震動天下地大地震。

大風起於清萍之末,這一年中大唐的第一次地震起因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官——許州司馬燕欽融,其人借到京轉職陛見天子之時大膽進言:“皇后**。干預國政,宗族強盛;安樂公主、武延秀、宗楚客圖危宗社”,這一狀把韋皇后、安樂公主及駙馬、宰相都告進去了。且罪名還是**後宮及謀逆社稷這般重罪,天子對造反之說還不太在意,最讓他難受地卻是皇后**這樣的宮闈醜事竟然連地方州官都已經知道了。

方今天子不介意戴綠帽子,但非常介意的一點卻是不願讓別人知道他戴了綠帽子,而且還是由地方官吏在宮城大殿中提出,是以一聞燕欽融此言當真是勃然大怒。然而這燕欽融也是個強項,面對天子聲色俱厲的盤問,依舊大義凜然的堅持原告,直讓皇帝甚是下不來臺。

饒是如此,生性軟弱的天子卻秉持祖訓沒殺諍臣。默默無語之間揮手放了燕欽融。然則讓皇帝沒想到地是,燕欽融剛出大殿,即被聞訊趕來的韋后親信,當朝宰相宗楚客使人杖殺於殿前。

自己親自釋放的臣子剛一出殿即被皇后親信杖殺,早因綠帽之事憋了一肚子火的皇帝再也忍不住了,自成親以來的幾十年中第一次對韋后表達出了乎尋常地憤怒。

其時,韋后正與兩個新面散騎常侍馬秦客及光祿少卿楊均戀姦情熱,中宗因燕欽融之事雷霆震怒的訊息傳出,不僅韋后擔憂。她那兩個面更是嚇的面無血色,惟恐與皇后私通之事敗露。

以此為導火索。由擅長醫術的馬秦客配料,擅長烹飪的楊均親自下廚做成了方今天子最喜歡吃的湯餅。最終這碗湯餅經由安樂公主之手親自呈送給了父皇。

天子不疑有它接過湯餅就吃,結果吃完不多久即腹疼不止。七竅流血,及至韋后“大驚失色訊”趕來時。皇帝已是哽咽難言,最終目睹妻女雙眼流淚,哀哀哭泣而死。

是日,天子暴崩!

天子暴崩之後,韋后先行封鎖了這一訊息,並以天子名義下詔急調五萬地方府兵進京宿衛;另派心腹裴談、張錫急赴洛陽穩定並掌控東都形勢;除此之外,一併從飛騎中抽出五百兵丁前往均州看住皇帝兩個兒子之中的老大李重福;隨後又於朝堂之中火提拔了吏部尚書張嘉福、中書侍郎岑羲入主政事堂。

以上的佈置都安排妥當之後,韋后方正式昭告天下天子因病駕崩,並據上官婉兒親手擬就地“天子遺詔”為準,舍三十一歲的皇長子李重福,立年僅十六歲地李重茂為皇帝,改元唐隆。而在這份天子遺詔之中,最重要的一句話就是韋皇后以天后之尊臨朝稱制。

縱觀這整個過程,韋后在中宗皇帝死後地佈置與婆婆武則天在高宗死後的佈置幾乎一模一樣,其真實想法如何已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面對這一連串似曾相識地佈置,見多識廣的長安百姓已開始猜測韋皇后到底能忍多久才會廢了李重茂自己來幹皇帝。

可惜長安市井百姓們過往地識見在這次卻沒揮什麼作用,僅僅在李重茂登基沒幾天之後,另一場宮變就在一個夜晚轟轟烈烈的動了。

事件起自萬騎軍葛福順與陳玄禮部,自年初唐成主導萬騎軍紀監察執行以來,眾萬騎軍士就沒一天快活過,尤其是近一個多月以來唐成那廝更是變本加厲,不僅暗探密佈,軍士們動輒得咎,且這廝竟然開始從軍中開革軍士了。

從萬騎軍開革出去之後這些軍士們就只能再做官奴隸,而這也成了壓垮萬騎軍士的最後一根稻草,彈簧被壓到極限後註定就會反彈,只不過此前因無將領挑頭,單個軍士礙於家人等諸多因素只能勉強隱忍,將是兵之膽,此番既有打起安國相王大旗的郎將出面鼓動,早就忍無可忍還需再忍的萬騎軍士們再也忍不住了,幾乎沒用葛、陳兩人做什麼動員便紛紛抄起了傢伙。

這兩部一反,其餘諸部應和者甚眾,其中有三個郎將臉上稍露遲疑之色即被部下軍士當場圍殺。

由此,萬騎軍被分為兩部。一部由葛福順率領前往禁苑與李隆基、劉幽求會合,在苑總監鍾紹京的配合下經由禁苑直接殺入內宮之中。而另一部則以陳玄禮等人為,於長安城內斬殺韋黨。凡高於馬鞭者一個不留。

這一夜長安城內金戈鐵馬,喊殺之聲不絕於耳,韋后雖僥倖逃出內宮並避往飛騎軍中,但當萬騎軍拎著韋睿血淋淋的腦袋到來時,自忖戰力不濟的飛騎軍即刻臨陣反水,韋后就此被斬殺于飛騎營房之內。正在臨睡梳妝的安樂公主則被斬殺於梳妝檯前,一應韋黨幾乎無一脫逃。

至於說韋后調來地那五萬地方府兵,在如狼似虎的萬騎與飛騎面前,他們就像小貓一樣溫順,從頭到尾靜悄悄的沒放一個士兵出來。

在這晚地宮變之中。唯一的一個例外就是唐成,針對他的喊殺聲最多,到處翻著找他的萬騎軍士也最多,若論這些個軍士們的殺心之切,這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唐成。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