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北雄> 第1154章商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154章商談 (2 / 3)

一個個的無甚作為,對族中出現的“不肖子弟”卻極為兇狠毒辣……

而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他看來在此事之上他一定能獲得皇帝的支援,皇帝出身草莽,即便對貴族們也不錯,但這樣的好主意定會受到皇帝青睞。

可就這麼一點變動,卻在中書討論了兩個多月,阻力之大甚至超出了蘇亶的預期。

而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任何對世業田和永業田的改動,觸動的絕對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利益。

更何況他還給人留下了極大的把柄。

買賣的是永業田,農民一旦失去土地,立即便會成為官府記錄中的流民,那是地道的禍亂之源。

以前其實也是如此,可貴族們畢竟還能收人做自己的奴僕,以後呢,官府既然允許了土地買賣,那麼難道也要允許流民四處逃竄?

朝堂上就是如此,被人抓住把柄攻訐是常有的事情,因政見不合而相互參劾那都屬於正派人,有些人結下私怨,以公謀私進行報復才是常態。

換句話說,朝堂上沒幾個真正的正派人……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眼見爭論日趨激烈,有人又來火上澆油。

這次動的是永業田和世業田的根基,尚書左丞魯興道上言,為激勵百姓,安撫民心,不如拿出一部分世業田來化為永業田,允許農人子孫繼承。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他建議根據耕作年限,將一部分世業田轉換成永業田,交給農民成為農民的私產。

也就是說,永業田將不再侷限於桑麻,林木之田,耕地也被納入其中。

此議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土地買賣的事情一下便被擠到了一邊。

因為這明顯是要重新釐定永業田和世業田的定義。

以前世業田和永業田其實是均田制的兩個方面,井水不犯河水。

世業田是官府交給農民耕種,農人只有耕種權,男丁成年以後授田,人死之後則收歸朝廷重新進行分配。

永業田則指的是桑田,麻田以及一些林地,每個成年男丁授田的時候官府都會給予十畝到二十畝的永業田。

本質上是朝廷促進農林副業之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證社會基本商品的供應和流通,因為人們的吃穿住行,離不開桑麻,木材,水果等物產。

此事由魯興道提出,進到尚書省,得到了以劉洎,高季輔等御史的支援,再有尚書省交中書議決。

在中書議了一個多月也沒個結果,支援的人和反對的人同樣的多,理由也都五花八門,沒有統一起來,議論的雖然激烈,對抗卻並不那麼明顯。

說明大家還在考量其中的利弊,而在戶部,以禮部侍郎杜淹為首,便旗幟鮮明的站在了反對的行列之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