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國明年就七歲了,是吧?”
皇長子李原表字平國,如果他不能當上皇帝的話,表字就會一直跟著他。
這個上面頗有講究,李破是開國皇帝,表字不會去掉,但之後也沒人敢於提起,會不會記入史書當中,要看李破自己的意思。
像劉邦字季,在漢史當中便有明確的記載,而文皇帝楊堅,小字那羅延,也不是什麼秘密。
李淵字叔德,李建成小字毗沙門,李元吉字三胡。
楊廣也有表字,叫阿麼。
只不過沒有李破出現的話,到了李世民這裡就變了,他應該有表字,但不管是出於他自己的意願,還是無人敢於提起,反正漸漸被人遺忘,所以到了最後,李世民也就沒了表字,史書之上也沒有任何的記載。
皇長子李原字平國,他出生的時候正逢隋末亂世,李破年年征戰在外,所以給他取了個平國的表字,並不符合當世二十而字的規矩,只是當時身處險境,誰也不知道能不能養育孩兒到那般年紀,所以刻意為之,顯示出直白而又樸素的願望。
說起來也就是小名,弱冠之年再正為表字。
…………………………
此時李破有點不很確定的問道,孩子長的很快,好像一眨眼的工夫就很多年過去了。
李碧沒好氣的瞪了他一眼,“說這個幹嘛,還小著呢,你不會想帶著他去跟突厥可汗見面吧?”
不稱職的父親趕緊搖頭,“那不能……七歲齠齔之年,還在稚齡,又不是真去見親戚,帶上他做什麼?
我打算在他八歲給他封王,等他稍稍長成再讓他出宮獨居,你看如何?”
李碧沒表現出什麼不捨,無可無不可的點著頭道:“夫君看著辦吧,孩兒有些笨拙,也不知將來能不能擔下重任,唉……”
李碧嘆息了一聲,顯然對自己的長子有些失望。
李破不在意的晃了晃腦袋,“才六七歲,連黃口孺子都算不上,也就是學業進展的慢些,不用你這麼唉聲嘆氣的,等他十七八的時候,若還像根木頭,你再發愁不遲。”
說起李原來,兩夫妻都沒什麼好辦法,要是平常人家還能言傳身教一番,可他們夫妻兩人都是天之驕子,哪有那閒工夫陪著孩兒成長?
只能時不時的把孩子叫過來敲上兩下,對於漸漸曉事的李原來說,每次都好像過關一樣,是真不願意在父母面前露面。
只不過當他真的懂事了,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上趕著孝敬父母,也不一定能得到父母的關懷了。
這對夫妻從戰亂中一路走來,最是務實不過,父(母)子親情在他們眼中有多少分量現在就可見一般,將來還不定會怎麼著呢。
……………………
十一月末,大朝會的時候便是皇帝和皇后同時臨朝,臣下們早已得到訊息,倒也沒太大的反應。
後宮不得干政之說起於商周,在歷代王朝都有所提及,可卻還是屢屢現世,漢末戰亂,五胡亂華,綱常廢弛,文人們受到了明顯的壓制,於是人們對這些事情的容忍度有所提高。
只要你有那個實力,即便女主臨朝人們也能接受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