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唐軍騎兵並沒有追出去多遠,便在將令的命令中折返回來。
從此可以看得出來,唐軍其實同樣是一支有著嚴明軍紀約束的軍旅,令行禁止,進退得宜,並不會像義軍一樣,見了便宜就一哄而上,吃了虧則又一鬨而走。
可他們的對手非常的不滿意,於是他們便按照慣常的戰術迅速湊了上來,用弓箭開始互相問候。
當唐軍騎兵迴轉的時候,足有數十人留在了外面,在他們的後面,晉軍騎卒揮舞著長弓,一陣陣的呼嘯聲中,肆無忌憚的炫耀著他們的武勇。
只這盞茶功夫,強弱便已分明,這些年從沒有跟強橫的敵人作戰過的關西鐵騎,在面對這樣一個兇狠的敵人的時候,好像只剩下名聲還在了。
之後更多的騎兵出現在了唐軍後方……
十餘萬唐軍列陣之後,自然不會懼怕這點騎兵。
唐軍漸漸停止了騷動,一隊隊的唐軍排列整齊,大戰的氣氛一下便濃郁了起來,即便是天空中的飛鳥,也被驚起的肅殺之氣驅向了遠方。
唐軍對面的緩坡之上,萬餘晉軍早已嚴陣以待。
尉遲偕選的地方利於固守,只是有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沒有水源,可他們的任務就是為了拖住唐軍主力。
時間也不用多,只兩三日即可,所以帶足飲水食物的他們,並不會受困於傳統的兵法範疇。
尉遲偕和趙世勳兩人站在高處,看著十餘萬唐軍漫野而來,旌旗昭昭,陣列鮮明,心下多少也要贊上一聲,關西軍伍,果然名不虛傳。
“秦王李世民親來,何其幸也……”尉遲偕道了一句,其實心裡卻在嘀咕,若能將秦王捉住送予大王,嘖嘖……只是可惜,兵少了些……
趙世勳則沒那麼多的感慨,“昨晚忙了一宿,著實有些睏倦,俺先歇息一陣,需俺衝殺時,叫醒俺便是。”
尉遲偕撇了撇嘴,本來他領六千多人在此,求的就是把開戰第一功坐實了,渡河時一戰,頗為短暫,只能說是小勝一場,在他看來,如今這一戰,才是實打實的功勞。
只是張倫那廝過了河來,竟然派了趙大郎來跟他搶功,著實令人不快。
由此可以看的出來,兩人雖然心思各異,卻都未怎將唐軍看在眼裡,像他們這樣飽經戰陣的軍中將領,膽氣自非常人可比,有這樣的心態倒也正常。
而實際上,無論是他們,還是張倫等人,用兵的基礎都在於,晉軍精銳,非唐軍所能及這一件事上。
這些年晉軍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潛移默化間,已經讓所有人都具備了一種自信的心態,嗯,再發展發展,不定也就成了驕兵。
晉軍背靠山巒,在緩坡上立下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營寨,因為時間的緣故,也因為大戰將臨,不可能讓士卒過於勞累,所以營寨弄的很是粗糙簡陋。
沒有建寨牆,只是挖了幾道壕溝,弄了點拒馬,也不為殺傷敵手,就為了給唐軍多製造些麻煩,遲滯唐軍的進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