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地方下葬的風俗和禮儀都不一樣,就別說跨省了,同一個省份之內的兩個市,都有可能風俗不一樣。
其中有段註釋是這樣的,‘氣隨風走,風走帶土,揚土昇天。’
所謂的墳墓就是聚氣聚風水,選墓下葬的目的就是為了氣和風水,氣又關係到運,所以也稱氣運。
一命二運三風水,命格天註定,但這運和風水則是可以人定,至少可以改,就好比這選墳造墓。
這氣運和風水關乎子孫後代,所以這選址下葬可是大事。
穴有三吉,葬有六兇,穴吉葬兇,與棄屍同!
這話不難理解,就是說下葬除了要地利,更需要天時。
選了好地,建了好墓,如果不挑個吉時下葬,那就如同棄屍。
所以這些都是很精要的東西,而且很難去掌握,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學會的,爺爺給我這本書的目的,我理解為跨地域,因為每個省的古墓都不一樣,所以得按當地的葬法去推敲,方能找對地方。
至於《陰陽五要奇術》,這特麼就更難懂了,涉及到金木水火土五行,這種捉摸不透的東西,都是要日積月累沉澱才能掌握的。
說的是墳墓也講究五行平衡,陰陽平衡!
五行平衡是按當時墓主人下葬之時,及墳墓選址來斷定所缺失之五行元素。
除了墓主人本身的五行元素,比如有木和水屬性,那麼就得補金火土,金好補,放入金銀首飾就行,窮人就放鐵,只要是金屬的就行。
土就不用說了,拿一盆家鄉的土放棺槨邊上就行。
而火一般是不會帶明火,容易發生火災,於墓主不利,除了墓裡點的長明燈之外,一般是放一些代表火的東西,比如火燒過的木炭或者硃砂,或者硝石……
但平常人家在請道士佈置墳的五行之時,首先在選墳的時候就得選五行比較全的,或者是隻缺一樣或者兩樣的。
比如會選在背山面水,山上有土石,有樹木,有水,這樣金木水火土,只缺金和火,補金的話會在墳的東西南北各埋銅錢一枚,補火則是埋硝石,補木一般是種槐樹,補陰陽則是埋銅鏡或者八卦,補水則是埋老酒。
但其中有一些貴族或者皇族,補充五行元素或者陰陽就沒有這麼和平了。
殉葬便是最明顯的證據。
所殉葬之人的生肖,生辰,屬性必須是利於墓主人或者是利於墳墓的五行或者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