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的胃裡,沒有滿足這一說:“史密斯先生,圓桌會議的能量,真是讓我心生敬佩。如果進一步遊說,會展中心這個專案,有沒有可能全盤私有化?”
對方大搖其頭:“教育醫療交通通訊,香港政府大搞基建,弄得財政非常緊張。否則,這樣好的專案,他們肯定自己做,也不可能拖到現在。”
委託人簽完支票,史密斯暖心的說:“香港的權力構架,還是工黨留下的底子。林生就算不滿意,也用不著煩惱幾年。等保守黨坐穩了,這邊肯定要換一批人。”
遊說人走了,設計師來了。接過茶杯時,貝聿銘得意弟子、不善言辭的林冰先生,忍不住開口抱怨:“天堂的四棟建築,眼看就要完工了,我正忙著驗收呢,這時不該分心他顧的。”
林毅送上歉意:“專注是種美德,確實不應該打擾。不過,香港會展中心,招標近在眼前。BJ香山飯店、巴黎盧浮宮翻修,你老師忙到腳不沾地,我搶不過人家,就只能依靠你了。”
林冰很謙虛:“靠我一個人可不行,老師工作室的團隊,支援過來不少人手。從材料到後勤管理,我們是一個團隊,缺了任何人都不行。”
林毅送上大拇指:“美國建築學院,授予你老師金質獎章,並宣佈今年是貝聿銘年。華人取得這樣的成就,可真是了不起。我的敬意,請幫我代為轉告。”
“老師跟我們抱怨,他都63歲了,卻不能享受退休。”
“我看,說這話的時候,貝老應該面帶笑容吧?”
兩人沒有閒聊基因,說了兩句就開始做事。專家設計圖紙,老闆跑去公關。功夫沒有白費,招投標會上,林毅用16億港元的價格,購得會展管理公司50%的股權。
招標結束後,握著本家的手,林毅表達感謝:“圖紙充滿了藝術氣息,驚豔了不少人啊。連貿發局長都說——這才是地標性建築該有的樣子。”
林冰不失幽默的回應:“真正打動人的,恐怕不是我那圖紙吧?老闆不要貸款,直接砸出兩億美元現金。我看,那位局長的眼中,好像出現了貨幣符號!”
“我查了一下,像XN歌劇院、肯尼迪圖書館,這種藝術性建築,拖個十幾年都很正常。我可等不起,當然拿錢換時間嘍!”
“老闆請放心,撥款全額提前到位,我一定保質保量保速度!”
送走客人後,林毅撥通跨洋電話。
聽說老公提前搞出香港會展中心,向陽花先是恭賀一番,然後用商業眼光質疑:“2億美元換50%股權,是不是有點太貴啦?天堂的四棟建築,總造價都沒過3億。”
“我哪能甘心被宰?就算注入土地資本和會展專營權,貿發局也不應該拿一半!6萬平米的場地,我拿到了三分之一,20年的免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