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拍賣試水,反響只能說平平。30%的收益,遠低於林毅的預期:“古玩是一種奢侈品,它的價格和利潤,應該也是奢侈品級別的。”
蘇富比經理攤開雙手:“可是林先生,此次拍賣沒有珍品,不能吸引富豪眼球。我們缺乏炒作話題,很難烘托出爭搶的氣氛,這個結果是可以預料的。”
甄英俊的父親,這次也來香江開會:“林生,這個結果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沒有《俠盜》小說和《南洋》報到連續幾年的宣傳,古玩這個東西,社會認可度並不高。”
作為特邀嘉賓,小司馬也發了言:“說真的,以前銷售古董,主要靠老玩家支撐。我去上門推銷。能否賣個好價錢,全靠顧客是否看對眼。而這幾年來,主動進店的生客多了不少,真是託林生的福了。”
雖然得到了行家們的肯定,但林毅還是嘆了口氣:“看來培育市場,仍然任重道遠啊!”
蘇富比經理同感:“開拓市場,確實不容易。我們拍賣行,進入香江已經六年了。但是,無論國際還是本地,同行們仍然在觀望。如果市場已經火爆,他們哪裡還會猶豫?”
對於拍賣行來說,客戶確實很重要,但穩定的供貨來源,可能反而更加珍貴。在林毅這裡,他看到了一座超級金礦。為了能夠出業績,跟大老闆掏了心窩子。
金融房地產不分家。同樣,金融跟藝術品,聯絡也非常緊密。作為與會者,金師兄看得更宏觀:“70年代快結束了,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平均增長了七八倍。社會資本大大富裕,急需新的投資渠道。現在二次石油危機,抑制了投資實業的衝動,卻是把他們引進藝術品領域的好機會。”
會上作出決定,《國寶檔案》、《**說收藏》……,古玩知識普及行動,同時在佳視和《南洋》展開。小司馬期待的機會,此刻出現在他眼前。
“《古玩大講堂》,你做完這個節目後,然後在港澳臺地區,舉辦專場知識講座。預計一年時間,要跑將近200場,你能不能堅持下來?”
“林生這是幫我揚名,就算再苦再累,我也會咬牙堅持下來。能跟父親同臺獻藝,老爸一定會為我驕傲的。”
“那可不一定。有一點要注意,下了節目之後,直面觀眾的藝術品講座,本質是一種宣傳。雖然你家學淵源,但營銷團隊的策略,你一定要好好吸收運用。”
理財講堂、養生講座,名為知識普及,實為營銷宣傳,林毅見得多了,自然也會運用。
為了佳視的聲譽,節目不能做得太過。但那些面對面講座,就可以好好炒一炒氣氛。普通古玩變高階骨董,一般藝術品變珍貴藝術品,全靠講座增添文化附加值。
送走客人後,淳樸的私人秘書,費雪妹妹輕聲問:“毅哥,這樣做不太好吧!錢賺不了多少,如果被人戳穿了,反而會丟很大臉面。以您的地位,聲望還是很重要的。”
“你呀,還是太年輕!老玩家和行內人,這件事對他們大有好處,當然不會跟我們作對。新玩家就算看明白了,也會希望擊鼓傳花,情願做個睜眼瞎。熱鬧時間一久,市場價值就會得到肯定。”
“這件事聽起來,怎麼好像金融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