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山之間的險要之地,當初新朝不敵西涼,險些被人家打到涼州府城,後來各種手段之下“奪”回了一部分失地,最後再傾整個西北軍隊的力量才有瞭如今建設蒼松城地方。經過數年的完善,這裡已經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派勢,因此常年駐守此地的武銳營以區區三千多兵力數度阻擊西涼入侵。
楊文桓對這裡不算陌生,年少時候也在這邊當過差,那時候何等的意氣風發,如今卻早已放下了所有的抱負。
這又是何其諷刺的事情啊。
入了城,武銳營指揮使趙覺已經在等候了。
楊文桓策馬上前,趙覺已經過來拜見。
武銳營原本也是隸屬於武勝軍麾下,因此楊文桓雖然是繼任杜聰之人,趙覺也不會怠慢,起碼明面上必須表現得客氣。
趙覺年過四旬,留著絡腮鬍,本就健碩的身體套了身鎧甲之後猶如一座小山,得虧他胯下的馬能承受得住。
楊文桓不由掃了一眼,心裡還是很羨慕的,新朝之所以處處不敵西涼北戎,除了某些因素,更為重要的一點是新朝缺馬,因此在面對敵人的鐵騎的時候,基本上沒什麼還手之力。
步軍陣列在對方的一波衝殺下,基本就散了。再想組織起來並不那麼容易了。
就算新朝有幾支能打的騎兵,真要遇上對方的騎兵,其實也沒什麼還手之力。
因此從神武元年開始的新法裡有一條並是鼓勵民間養馬,必要時可以徵作戰馬用。
但這畢竟不是好差事,推行的效果也不佳,甚至鬧出了人命。
趙覺的坐騎明顯是產於北方的馬,楊文桓當然會羨慕了。
“趙將軍。”楊文桓出聲道。趙覺與他當年是同僚。如今從官階上講卻是上下級。
趙覺掃了他身後的人一眼,心裡不得勁,當下抱拳道:“恕在下甲冑在身,不能全禮。”
楊文桓眯著眼笑了笑,沒有說什麼。
而後紀康並從馬車裡走了下來。
對於邊地的人他一直都很尊重,何況對於戍守蒼松的武銳營。
如此一來,趙覺也只好下馬迎了過去。
好像有點感冒症狀,難受不得!
蟬鳴陣陣,煩心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