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我早年功夫沒練到家時,心性未定,爭強鬥狠,因一個ji女與人起了意氣之爭,一怒之下,失手殺了一名大宗門長老的弟子,惹了仇家。”
李大龍不知道老人為什麼要跟自己講這些,只當這是老人的通病——愛講故事。
“從那之後,我便離開門派,隱姓埋名,只求不給師父添麻煩。”
“然而,那宗門長老還是發現了線索,找上門來,輕易滅了我的門派。”
“從那之後,我為了報仇,日以繼夜的追求更強的力量,在世上各種艱險的秘境中打磨己身。”
“終於,在我四十歲時武功大成,打上那個大宗門,想要報仇,然而,那時我才知道,仇家已經老死了,他唯一的後人早已被我誤殺……”
李大龍聽到這段往事,也不知該作如何感想,這老人家雖然說得簡略,但他卻明白,老人當時為了報仇,一定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畢竟,變強的路上必定遍佈荊棘。
同時他也想知道,之後事情會怎樣發展,老人當年會不會也像他的仇家一樣,把怒火遷怒到他人身上,滅了那個大宗門。
“我得知此事後,萬念俱灰,感覺自己多年功夫盡皆無用,不由起了惡念,想要追殺那長老的所有好友,但最終又想起師父的教導,江湖中,冤冤相報何時了,若是我連那長老的所有好友都殺了,必然又會結下新仇,誰能沒有幾個認識的朋友,若是再一個個接著殺過去,非要把這天下人全都殺光了,才能殺盡仇家……
“最後,我未殺一人,就此歸去。”
李大龍覺得老人的做法是對的,老人師父講的也很有道理,但他還是覺得,日後自己要是發達了,報仇肯定會把這河陽城的無賴幫派全部搗毀,而不是隻找那幾個奪他家產與平日裡經常欺負他的人麻煩。
因為李大龍知道,其餘人只是沒欺負到他頭上,這些不事生產的人可以大魚大肉,靠的就是欺負其他人,他看不慣這種人。
或者說,兩者根本不是一回事,老人當年是想要報仇,而他李大龍不止要報仇,他還要正義,因此完全不會被一句冤冤相報何時了而打發過去。
也許別人會覺得,一個無業,靠小偷小摸生存下去的半大小子,有何資格妄談正義,但他自己確實是這麼想的,如果李大龍一生都不能發跡,這自然就只是一個(中二期)少年不切實際的幻想。
然而,至少在遊戲裡,他日後確實發跡了……
……
李大龍是怎麼想的似乎沒人知道,老人繼續講他的故事:
“我離開那處宗門,想到師父和師兄弟們皆因我而死,我卻獨自一人苟延殘喘這麼多年,不由生了死志,便在這時,我於路邊發現了一個棄嬰,他似乎剛被父母拋棄,就像我年幼時一樣。”
“我把他當做老天對我的救贖。”
“您把他帶回家了?”李大龍不合時宜的問道,他說完後自己就後悔了……他猜到了後面的事兒。
“是的,我把他帶回家了,為他取名小龍,從此隱姓埋名,像師父待我一樣待他,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兒子,教他武功,期待日後他能平安長大,娶妻生子,我甚至有過兒孫滿堂這種妄想。”
李大龍沒有說話,他已經知道了故事的結局。
“五年前,小龍武功小成,好男兒志在四方,我放他一人出門遊歷,實則一路跟隨,暗中保護。”
“一日,我突然心緒不寧,想要找小龍時,卻見他滿面春光的進了一家妓院,當時我有心阻止,但確實不好出面,而且作為父親,我又不可能看這種事情,於是便走的遠了些……”
李大龍看著老人雙目無神的講著這些事,有些不忍。
“再後來,小龍因一個ji女與人起了意氣之爭,他功夫差了一招,被人失手誤殺……”
……
嗯,這真是一個好故事,正講故事的王徹深深的感到,自己當網路作家確實還是有好處,至少很會編故事,首尾呼應有木有,因果迴圈報應不爽有木有。
這不,李大龍這個在遊戲裡還算精明的NPC還不是被他忽悠的一愣一愣的,完全把這事當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