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北魏末年> 第三百一十八章 降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八章 降卒 (1 / 2)

宇文泰沿渭水東進,與東魏隔河對峙,兩方分別離河十餘里左右紮營,相距僅二十餘里,關中大戰似乎一觸即發,卻又始終僅侷限於哨騎之間的廝殺。

十一月二十一日,兩方几乎同時收到訊息,柔然可汗阿那瓌在漠北召集部民,出兵殺奔高車國,再無干涉中原戰事的可能。

而在東線戰場,段韶于徐州大敗羊鴉仁的訊息也傳到了關中,這也意味著南梁試圖以北伐威脅關東,逼迫高氏回援的計劃徹底破產,若要退敵只能指望宇文泰自己將東魏趕出關中。

宇文泰自是焦頭爛額,沒有了後顧之憂的高家父子,尤其是高澄卻也感受到了壓力。

與其他人不同,高澄早就知曉柔然與東魏交好,只是為了騰出手來收拾高車國。

而柔然攻高車一役的結果,高澄也心知肚明,按史書記載高車國541年滅亡,若無意外,大概就是指的這一戰,高車應該會在年初被柔然滅國,直至突厥反叛前,柔然在草原上再無敵手。

高歡第一次西征,柔然在北境只是小打小鬧,這也是因為阿那瓌要防備高車國的偷襲,他的堂兄,柔然上一任可汗鬱久閭婆羅門就是被高車偷襲,狼狽逃亡北魏,才有了阿那瓌復位的機會。

故而,這也是目前東魏統一北方最好時機,一旦錯過這次機會,直至突厥反叛之前,東魏再欲西進,重新確立草原霸權的柔然必將橫加干涉。

和親不能維持彼此的良好關係,利益才是根本,東魏要西征,柔然也要西征,彼此害怕對方偷屁股,於是雙方親如兄弟。

若是東魏西征失敗,而柔然滅亡高車,那麼柔然的利益訴求也將由與東魏交好,轉變為干涉中原戰事,不使北方重歸一統。

這一戰,非勝不可。

正當高澄為此焦慮的時候,他等待許久的一個訊息終於被送至大營,這也是東魏遷延時日,徒耗糧食,卻始終避戰的原因。

原來入關前,高歡向高澄詢問破敵之策時,高澄曾經提出過一個想法:

即利用第一次西征大敗時被宇文泰俘獲並編入軍中的一萬餘東魏降卒。

他並非臨時起意,熟讀史書的高澄清楚記得,原時空高歡沙苑大敗,陣亡一萬,被俘七萬,宇文泰從七萬俘虜中挑選二萬人,編入軍中,其餘盡數放歸東魏。

而在河橋大戰時,留守的降兵聽聞宇文泰大敗,當即趁關中空虛發動叛亂,他們佔據長安附屬小城,甚至奪取咸陽,致使關中大亂,直至宇文泰回師,才被平定。

無獨有偶,河橋大戰時,可朱渾元被打得單騎逃亡,部眾被俘至恆農,這群東魏降卒同樣選擇反叛,他們一度奪回了恆農城,據城堅守,也是被宇文泰再次破城,為首者數百人盡數被殺。

東魏降卒之所以不願臣服,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的家卷都在晉陽。

另一個原因是高歡對六鎮鮮卑確實沒得說,如今又推出軍餉,比之原時空,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宇文泰心再大,也不敢拉著這批東魏降卒上戰場與高氏決戰,殺不能殺,用不能用,只能將他們放置在後方,一如河橋之戰。

簡單來說,高澄的計劃在前線與宇文泰僵持,同時鼓譟東魏降卒在後方生亂,此時宇文泰將大軍都聚集在前線與東魏對峙,後方空虛,一萬東魏降卒足可在後方翻江倒海。

如此宇文泰必然陷入兩難抉擇,進退維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