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楊族長聞言點點頭。
“後艙,指揮艙,掌舵居住的。”洪連朔點著船尾說道。
楊族長看著模型笑了笑說道,“您跟俺說的船的部位有些不一樣。”
“我說的是書面的,您說的通俗且形象。”洪連朔點漆黑亮的雙眸看著他說道,“這不是太熟悉船的人,如聽天書似的。”
“要統一一下嗎?”楊族長聞言想了想看著她說道。
“不要,這樣更好,防止洩密。”洪連朔目光凝視著他說道,“只有真正鑽研船隻的才能看懂圖樣。”
楊族長聞言眼前一亮道,“對對對!這樣就好,俺還是用俺的土語好了。”嘿嘿一笑道,“像是上面從前往後分別稱為斧子頭、前滾水、狗腦、緬梁、狗腦、後滾水、迎風樑子。”
洪連朔聞言微微勾起唇角,莞爾一笑道,“這聽的一頭霧水,摸不著北。”
“是這樣的,就比如簡單的,船的附屬器具,用於推動船隻航行的帆、漿,這個大家都認識。停靠船隻所用的鐵貓。觀測風向風力的鰲魚,就不知道了吧!”楊族長笑呵呵地看著她說道。
“我還真不知道。”洪連朔聞言一愣,隨即想了想道,“觀測風向,風力的……”肯定猜測道,“是風向標嗎?”
“是!”楊族長鬍子微微翹著笑著說道,“洪娘子聰明。”
“什麼聰明?”洪連朔聞言搖頭失笑道,“還不是看著船隻想想動力是靠風力就想到的。”
“順風順水最好了,這船跑的可快了。”楊族長如小孩子似的,眉飛色舞地說道,“逆風就不行了,搖著槳櫓能累死個人兒。”
“這船好造,就怕漏水,這木板之間嚴絲合縫還不行。”洪連朔烏黑的童仁看著他說道,“應該有秘訣吧!”
楊族長聞言輕笑出聲道,“有,這您別擔心,捻縫俺們有獨門秘訣的。需要按照由細到粗的順序依次填入麻繩,一層麻繩一層捻灰,再刷一層油,保證船隻不漏水,船體外殼刷豆油。”
“豆油,咱吃的大豆嗎?”洪連朔聞言黛眉輕挑看著他說道。
“對!”楊族長聞言點頭道。
“那價格可不菲呀!咱們承擔的起嗎?”洪連朔又頭疼了起來,感覺一個腦袋兩個大。
“俺們種著大豆呢!”楊族長聞言目光柔和地看著她說道,“這豆油幾乎都用來捻縫的。”
“這捻縫要時常修的嗎?”洪連朔聞言黑眸輕閃看著他問道。
“對呀!漁船常年浸泡在海水中,且歷經風搖浪打,灘刮泥擦。到了一定時期則需重新捻縫油刷。所以在手藝行中,就有了捻船的捻工。”楊族長目光平和地看著她說道,“這麻繩俺們是一天到晚的搓不停不僅漁網需要,這捻縫需要的就是麻繩。”
“那做飯咋辦?不用豆油的嗎?”洪連朔關心地看著他問道。
“做飯從來沒用過油,哪兒捨得呀!都是清燉或者清蒸。”楊族長目光溫和地看著她說道,笑了笑又道,“海味本身新鮮,生吃都好吃。”
“能不生吃最好別生吃。”洪連朔聞言目光直視著他道。
“知道!簡單的做做就很好了。”楊族長黑白分明的雙眸看著她說道。
洪連朔在心裡腹誹道,豆油,其實桐油最好了,只是桐油的出處桐樹都在滇南,從南到北隔著千山萬水呢!
暫時別想了。
&*&
“你們在這兒啊!”魯大海氣喘吁吁地跑過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