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只要膽子大點兒,其實沒那麼難。”洪連朔目光溫柔地看著他們倆說道。
“好了,沒人過來了,把木板抽走吧!”楊族長吩咐道。
“俺來!”楊帆將木板抽了過來,“二弟你遠遠的跟著俺們就中了。”
“知道了。”楊起航笑著點頭聲音洪亮的說道。
“孃親,船,造船。”洪望嶽坐在洪連朔的旁邊忽靈靈的大眼睛看著她問道。
“這啥時候就有了船了?”莫三丫好奇地問道。
“陸行乘車,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輦,這船早了。”林南征聞言鳳眸流轉笑著說道,“根據史書記載,最早的是獨木舟,將大樹掏空一截。《淮南子·說山訓》載:‘見窾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以類取之。’《易·繫辭》也中提到:‘伏羲氏刳木為舟剡木為楫。’說明了獨木舟和漿。其後,集多板而使中空稱之為舟,集多木或竹竿並列捆綁而謂之筏。”
“竹筏!”楊族長笑著說道。
“對!南方最常見的。”林南征笑了笑繼續道,“《詩經·商頌·長髮》中說:‘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說明商族曾在海外打過勝仗。《詩經·商頌·玄鳥》還說,商王武丁時期是‘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肇域彼四海’。亦可證明當時商朝疆域擴大到海上了。《爾雅》中的‘並木以渡’,正是對筏子最形象的概括。孔子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孔夫子願乘桴也就是小筏浮海,說明在春秋時期,沿海航路的利用業已開端,有大量木船出現在不同水域。”
“你這專門研究啦!”洪連朔驚訝地看著林南征道。
“哦!您這要出海打漁,我就去御書房找了找有關方面的內容。”林南征聞言鳳眸直視著她說道,“不過這方面內容很少,我還去工官處找了找船隻的圖樣,結果一無所獲。”
“工官的圖樣我們都翻遍了,沒有船隻建造的圖樣。”洪連朔非常遺憾地說道。
“可能咱們這裡地處北方的緣故,而且新朝成立才三十來年,皇帝只知道貪圖享樂,這些人家才不會給予過多的關注的。”林南征冷著臉譏誚地說道。
楊族長看著他們倆如此談論皇家,大氣都不敢喘一下。
雖然皇帝沒了,可這樣太放肆了吧!
“那怎麼辦?”洪望嶽擔心地看著他們說道。
刷……目光轉向了楊族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