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等人踏上逃亡之路不久,徐庶的老母因為年邁,最先掉隊,被曹軍俘虜獻給了曹操。曹操以徐庶母親作為要挾,派人私會徐庶,讓他背叛劉備前來曹營。徐庶無奈,只得向劉備告辭,從此成了曹操的手下。
值得一提的是,徐庶的母親並未如《三國演義》上描述的一樣,一見徐庶到了曹營就選擇自殺,所以,也就不存在“徐庶因為怨恨曹操害死其母,從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說法,諸葛亮等人擔心他們的行軍路線已經暴露,會被曹軍追上,於是建議劉備改變目標,先攻取襄陽立足。劉備因劉表生前待他不薄,不忍與劉表之子劉琮兵刃相見,沒有采用該提議,依然選擇前往江陵。
結果,劉備一行人果然很快被曹軍追上,傷亡慘重,江陵城也被曹操派出的騎兵提前控制。關鍵時刻,長坂坡之神趙雲和當陽橋之神張飛站了出來,憑藉二人都是“萬人敵”的強大威懾力,迫使曹軍放緩了追擊速度,劉表的長子,時任江夏太守的劉琦又恰好派兵前來接應,劉備、諸葛亮等人這才得以安全地撤退至江夏。
隨後,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孫劉結盟”了,孫權擔心荊州既失,劉備一旦再敗給曹操,他沒有能力獨自面對強大的曹軍,於是派遣魯肅與劉備、諸葛亮會面。經孫劉兩家精誠合作,最終,孫權出兵三萬,劉備出兵一萬,組建了一支人數約四萬人的聯軍,由周瑜掛帥,搶在曹軍渡江之前進駐長江南岸的赤壁。
曹操見狀,親率二十萬曹軍進駐烏林,與孫劉聯軍隔江對峙。
赤壁之戰,隨之打響。
這一戰,是繼官渡之戰後,第二場將對天下大勢造成直接影響的大型會戰,所以除了參戰的曹、孫、劉三方勢力之外,天下其他各路諸侯也都在同一時間將目光的焦點投向赤壁,忐忑不安地等待著這場戰役的最終結果。如果曹軍獲勝,那麼曹操統一天下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再沒有哪一路諸侯可以與之抗衡;如果是孫劉聯軍獲勝,那漢朝的分裂局面還會繼續維持很長一段時間,那些實力弱小的其他諸侯仍能在夾縫中生存。
唯一不關注此戰結果的,只有漢朝大將軍、幽州刺史袁熙。田豫等人曾向他提議,像其他諸侯一樣也派出細作前往南方觀戰,從而能第一時間得知此戰的結果。
袁熙擺擺手,笑道:“此戰曹軍必敗,何必多此一舉。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去調查一下公孫康最近在忙什麼?”
“大將軍怎知曹軍必敗?”
“因為孫劉聯軍的統帥是周瑜。”
田豫撇撇嘴,想說“周瑜不過是一個無用書生,如何是曹操的對手……”但想到之前袁熙剛打敗過曹操一次,最終還是把這句話噎了下去。
畢竟連袁熙這種早年間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看起來比廢物好不了多少的紈絝子弟都能完成蛻變,越來越顯露出一代雄主之姿;誰知道周瑜這位從未主持過大戰的白面書生,會不會在這緊要關頭,也來一次華麗的轉身呢?
別怪田豫看不起周瑜,事實上,這時甚至連孫劉聯軍內部的幾位大佬,比如說劉軍統帥劉備、孫軍副統帥程普,都對周瑜的才能持懷疑態度。要不是袁熙擁有上帝視角,知道周瑜這一戰沒有和曹軍硬拼,而是派黃蓋詐降,然後用火攻之計取勝,他也不敢相信曹操的二十萬大軍竟然會在赤壁全軍覆沒。
“周瑜,你可得按照歷史的走向再一次大敗曹操啊,千萬別搞什麼么蛾子,我的第三步計劃,就靠你了!”
袁熙的第三步計劃,就是攻取遼東、遼西,進而控制朝鮮半島。
至於他打下這些地區有什麼用,下文再說。
現在的他,覺得是時候處理一下和他夫人甄宓的關係問題了。
這時距離甄宓被曹操放回,已經過去了快有一年。
隨著時間的推移,她因曾被曹丕擄走而產生自卑的心結也慢慢開啟,具體表現就是,她變得越來越像唐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