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七月
建安三年七月初,袁紹用軍師龐統之計,成功在黃河搭起浮橋。
同日,袁軍與曹軍首次交鋒,勝負各半:袁軍勝在成功渡河,曹軍勝在殲敵數萬。
然而倘若從大局上看,看似是曹軍佔了大便宜,實際上卻是曹軍吃了大虧……
區區三、四萬人,對於擁有近百萬之眾的袁紹來說,顯然是隔靴搔癢、不痛不癢。
建安三年七月六日,袁紹命西營的顏良拔營,依浮橋渡河,在黃河南岸設下營寨,此營一下,便代表著曹軍陷入了被動之中。
曹軍會聚集兵力衝下此營呢?亦或是撤軍?
龐統心中暗暗琢磨著。
建安三年七月中旬,曹軍自黃河沿岸撤軍,退至白馬,沿路燒燬一切可用之物。
聽聞此事,不光是袁紹大為愕然,就連龐統心中,亦是狐疑萬分。
曹操竟然選擇撤軍?
當負責斥候方面的參軍郭圖說出這番話時,龐統下意識望了一下主位之上的袁紹,卻見他滿臉驚愕。
白馬……白馬雖說地勢較為險要,城寨堅固,然而就算如此,比得過黃河天險?
就因曹操大軍在旁,為防其突然發難,是故我軍在黃河南岸設下營寨,整整十日光景,也不過是叫十萬餘將士渡河;如今曹操這一退軍,頃刻之間,我等百萬大軍便可依序渡河……
這曹孟德不會不知吧?
即便如此,他亦選擇撤軍?
當袁紹與帳下眾謀士商談戰況時,龐統苦苦思索著。
在龐統看來,曹操,曹孟德,曹阿瞞,是一個極具野心的人物,他當真會甘心將黃河天險拱手相讓?
為何要撤軍?
難道曹孟德見敵我兵力懸殊,心中驚懼?
自嘲一笑,龐統暗暗撇嘴,怎麼可能!
曹孟德……應當是別有所圖才對!
非是龐統算不到曹操心中所思,實在是曹操野心之大,叫龐統心中不敢去想。
縱觀古今,以十萬敵百萬,立於不敗已屬大勝,而這曹孟德,卻不知足,猶思破敵……
膽識!
若論膽識,恐怕漢末無出其右者。
那張白騎,便是沒有曹操這般的膽識,是故兵退滎陽。
沒有糧草怕什麼?兗州可有的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