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車,古代軍中用以發石擊敵之車。車以大木為床,下安四輪,中立獨木,首端以窠盛石,人挽而投之。以其石聲震烈,又稱拋雷或霹靂車。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此車便已問世。
魏國信陵君有一秘典名為《魯公秘錄》,上述各式各樣的攻城器械與征戰兵器,可惜強秦統一六國之時流落民間,下落不明。
不管這《魯公秘錄》是否毀於戰火,但是仍有一書記載著《魯公秘錄》的大部分資料,那就是《太平天書》地捲上策《百戰奇略》。
《百戰奇略》以攻城略地、軍策謀劃、戰法戰陣為主,配合各種奇思妙想之計、以及威力巨大的攻城器械,此書如今卻是落在了郭嘉手中。
郭嘉自得到此書之後,夜夜苦讀,只是出於興致使然,對於不敢興趣的器械部分,他只是略略看了幾眼,否則便是江哲說起,郭嘉也如戲志才一般渾渾噩噩。
投石車,有古代‘核彈’之稱,在一個木架子上橫設一軸,軸的中間穿有韌姓的長木杆左拋杆,杆的一端結上一個用繩索聯絡的皮囊,另一端結上幾十條到百多條繩索,聽號令一齊用力猛拉,利用槓桿原理和離心力作用把巨石丟擲。
當然丟擲的不一定是石塊,也可以拋射火球等物。
官渡之戰時,曹軍曾用拋石車擊毀袁紹軍的櫓樓。因發出的石彈在空中飛行有聲音,當時叫做“霹靂車”。
當然了,這說的是成品的投石車,可不是江哲現在這十五架試驗品可比。
十餘曰,公孫瓚忽然看見遠處的那一處高坡上邊多了十餘架十分古怪的東西,又驚疑又好奇地與其麾下將士在營門內遠遠望著。
這十餘架投石車經過了江哲與郭嘉的聯合‘稽核’,倒是也可堪一用,不過這外形嘛……總而言之,這十五架投石車外形竟是無一架相似的,有不少地方用木板等加固,體型十分臃腫,補丁一個接一個,慘不忍睹。
“咳!”江哲面上稍稍有些尷尬,咳嗽一聲,對身邊的曹艹說道,“孟德,這便是我所說的投石車,我等就用它,逼迫公孫瓚出來!”
“哦?”曹艹倒是無所謂這十五架投石車的外形是如何的悽慘,口中連連稱奇,十分有興致地不停圍繞這些投石車上下打量。
“這……此物如何用?”曹艹又是驚喜又是懷疑地問道。
江哲身處高坡,目測了一下高坡與公孫瓚軍營的距離,取來一根小樹枝在地上划著。
“公式……高的平方加長的平方等於……咦,好像不對哈……”江哲竟是將眾人晾在一邊,顧自仔仔細細地演化著公式。
曹艹用手指撓撓額頭,看了一眼呆滯的眾人,咳嗽一聲說道,“守義,你在做什麼?”
“別急!”江哲說道,“再一下下就好,槓桿大約十三米……石頭重量為x,公孫瓚距離為y……”
郭嘉無語地看了江哲一眼,目測一眼遠處公孫瓚軍營,對身邊李典說道,“拉至這個位置,令將士將彈石放在上邊,聽我令方可鬆手!我等先來試驗一番!”
“諾!”李典躬身領命,轉身喝道,“眾軍聽令,聽我號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