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梟雄之路!
中平十二月三十日破曉,曹操就派遣心腹令曹仁、曹純、夏侯惇、夏侯淵四將各令五千兵馬,把守許昌四方城門,又令李典、樂進、于禁領三千兵巡衛城中。
及待日出卯時,天子設朝……
如往常一般,劉協在宦官一聲高呼中緩緩步入金殿,待得以楊彪為首的百官高呼萬歲之後,劉協一擺手,淡淡說道,“眾愛卿平……”
說了半截,劉協忽然發現朝堂之上少了不少官員,除開一些死在許昌叛亂、劉協心知肚明的官員,還有不少官員未至。
身為三公之一,司徒職位的江哲……不至,不過對他,劉協早已經習慣了,只要是早朝,這廝顯然是不來的!只有處理緊急事務的午朝,才會出現他的身影,對此,劉協早已不想再多說什麼了,在他心中,這已經是習慣成自然了,雖然江哲只是從溫柔鄉中起不來而已……
但是,令劉協有些詫異的是,今日竟然連曹操也不曾來至!
莫非真是昨日自己言重了?劉協稍稍皺了皺眉,坐上龍椅一揮手說道,“眾愛卿平身!”可憐朝堂中的百官無緣無故多跪了片刻。
“唉!”朝上的荀彧不忍地看了劉協一眼,嘆息著搖搖頭,他身邊的程昱卻是冷笑著望了一眼不遠處的天子,眼中充滿了幸災樂禍。
曹孟德不來便不來吧!劉協雖是不忿也無有辦法,只能像對待江哲一般,聽之任之,不過相比於江哲,劉協顯然是更加厭惡曹操。
打了個哈欠,劉協伸出右手說道,“眾愛卿可有要事相奏,若是無事,便散朝吧!”他在說著這話的時候,心中其實是無比的悽然與憤怒,從幾時起,商議天下要事的早朝竟然演變成了一個過場,一個形式,凡是重要的事宜早早便在許昌刺史府邸中處理了,留下來上報的皆是一些雞毛蒜皮小事,對此,劉協很是厭惡!
眾大臣面面相覷,無有一人出列,劉協一見,心中更是冷笑,起身一揮手,沉聲說道,“既然無事……散朝!”
“且慢!”忽然金殿之外傳來一聲重喝,隨即在金殿眾人驚愕的眼神中,曹操一臉深沉地走入,直直走到龍臺之下,抱拳沉聲說道,“臣……有事啟奏!”
對於曹操僅僅是一抱拳,卻不行大禮,眾大臣一陣議論紛紛,老太尉楊彪望了眼曹操的臉色,又環望幾名曹操派系的朝中大臣,心中若有所思。
劉協不敢相信地望著曹操,只覺得今日的曹操好似換了一人似的,令劉協有些難以識別。
也不待劉協出言,曹操環視一眼眾人,沉聲說道,“諸位,自何進大將軍蒙難之後,朝中無有人可居大將軍之職,如此操心中感覺甚是不妥,如今大漢蒙難,天下各路諸侯不尊皇室,當有一人居此位以討不臣!諸位意下如何?”
曹孟德這是在逼宮啊!楊彪心中一凜,他也萬萬沒有想到今日曹操竟然會如此,他環顧一眼眾位大臣,心中嘆息說道,“若是有江姓小子在此,老夫倒還可倚老賣老,駁曹孟德幾句,可惜此子不在……朝中怕是無人可勸曹孟德!
“你!”劉協氣地面色漲紅,手指顫抖地指著曹操,而曹操面不改色,冷眼相對。
朝中大臣均面面相視,不敢參與劉協與曹操的對持。
董承舔舔嘴唇,出列淡淡說道,“曹大人此舉怕是不妥啊!”
“哦?”曹操冷笑著回道,“國丈大人想來最好少說幾句,免得傷及身子,到時勿要怪我不講情面!”
“……”望著曹操冷冽的眼神,董承竟是被嚇地倒退一步。
“愛卿!”劉協猛地起身,沉聲說道,“愛卿為何如此,莫非是欲逼宮不成?”
“哈哈!”曹操朗朗一笑,環顧眾位大臣說道,“諸位,操可有逼宮?”
眾大臣懼曹操勢大,惶惶不敢言,就連太尉楊彪也是閉目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