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苦笑站起,拱手說道,“這個……這些是我主曹與其下眾武將謀士之座,可能是我主不欲打擾陛下與百官敘舊,以至於……以至於……”
“哼!”董承重重一哼,大聲說道,“這是何等道理?天子設宴也竟然不來?莫非曹大人居功自傲,不將天子放在眼裡?”
荀彧皺了皺眉頭,身後荀攸開口說道,“國丈說得哪裡話,我主乃忠心漢室之人,討董卓時孤軍直路,險些身折;如今聽聞天子相招,立刻調集兵馬前往洛陽,諸般事理莫不言我主心思大漢、心思陛下!一路辛勞無有怨言,又何來國丈口中之言?”
“哦?”董承冷笑道,“這麼說來,曹孟德果是心憂社稷之人咯?但為何我眼中卻不是這般呢!”
“國丈之言過了!”太尉楊彪淡淡說道,“曹刺史若不是心憂社稷,豈會聽聞天子相招,立即調兵前往洛陽?比之同樣接到令書的袁本初……哼!再著,今日乃是為天子接風洗塵之喜宴,莫要敗興!”
董承深深看了楊彪一眼,可惜楊彪乃是兩朝元老,名望遠在董承之上……
喬玄也在宴中,見此連忙和事說道,“對!今日乃是為天子接風,我等只管喝酒!”
董承一臉慍色地坐下,顧自喝酒。
天子協雖然年幼,但也曉得是非,只是董承乃是自己愛妃之父,不好加責,想了想開口說道,“此次來許昌路上,朕一直在想,這許昌是何等樣子,莫要太……呵呵!”
知道天子的意思,百官皆笑。
荀彧有些感激地看了天子一眼,感謝天子轉開話題。
對荀彧點點頭,天子又笑道,“諸位愛卿莫笑,朕第一眼看到許昌,就好似看到了京師一般,心中感慨……”
荀彧臉色微變,知道這是天子無心之語,但是也立刻解釋道,“陛下明鑑,我主曹操早些時候征討青州黃巾之時,收容彼處百姓四十餘萬,可惜兗州戰事頗多,田地荒蕪,不能容納此些百姓,才將那四十萬百姓取大半遷到此處,而許昌本是一郡縣,也不能容納如此數量的百姓,無奈之下才行擴建,怎能與繁華京師想比!”
天子協點點頭,知道是自己失言,隨即嘆道,“乃是朕失言,然朕無有惡意,只是心中感嘆,是啊,舊日京師是何等的繁華,可惜如今……唉!”
聽聞此言,百官皆垂淚嘆息不已。
搖搖頭,天子協對荀彧問道,“朕入許昌時見百姓安詳、各自生產,來往車馬川流不息,曹愛卿麾下果真能人異士眾多啊!”
“這個……”說起這個,荀彧頓時有些尷尬,因江哲狠狠敲了城中世家一把,連帶荀彧也受牽連,不知被多少人暗罵呢。
天子協還以為荀彧謙虛呢,笑了笑看著荀彧身後荀攸說道,“朕早知曉兩位大名,莫非這許昌便是兩位之功?”
“不敢不敢!”荀攸一臉苦笑,荀彧也是臉上尷尬。
見荀彧荀攸吞吞吐吐,天子協有些好奇,問道,“莫非朕言錯?”
“這個……”荀彧終究是誠實之人,想了想說道,“此乃是我主麾下許昌太守江哲之功!我等不敢冒領陛下讚賞!”
“江哲?”天子協聞言臉色一喜,急急忙忙問道,“可是司徒公侄婿,曾在朝中擔任長史職務的江哲江守義?”
“是……是的!”荀彧有些疑惑地看著天子。
“好,好!不想此人也在許昌!”天子協望望四周,忽然疑惑地說道,“江哲可有赴宴?為何朕看不到?”
“……”荀彧張張嘴,看了荀攸一眼。
靠!學著江哲的口氣心中暗罵一句,荀攸只好上前一步說道,“啟稟陛下,今日乃是守義大喜之日,以至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