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江哲趕往洛陽的一兩月間,天下局勢又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黃巾終究沒能攻到洛陽,甚至連洛陽的邊都沒有擦到,在得知大賢良師殞命後,黃巾士氣一度降到低谷,張寶張梁竭力經營,才避免黃巾分離崩潰的局面。
時張寶進攻朱雋,引賊眾八九萬,正待擊潰,不想斜路殺出一隊軍,為首主將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雙手持劍,指揮落定。
身邊左右各有一將。
一將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使一蛇矛,聲若巨雷,勢如奔馬,賊眾不能擋。
另一將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使一偃月刀,正值一賊將匹馬趕上,虎目微睜,運刀一斬,頓時連人帶馬砍成兩端。
(傳說中的……劉關張……)
聞得此生力軍,朱雋即引敗軍反攻。
時張寶副將高升見大好形式被此三人破壞殆盡,頓時心中一怒,匹馬趕來。
張飛怒喝一聲,一拉馬韁,縱馬挺矛迎上,僅僅一合,刺升下馬。
張飛怒目一視左右,喝到,“某乃燕人張翼德!誰人與某一戰!”
賊軍皆懼,劉備一見,頓時揮軍直衝過去,朱雋見己方士氣大振,回身喝到,“此事不盡力殺賊,更待何時?”
張寶身處後陣,見對方三將往來直突,銳不可當,而己方敗陣折將,氣勢大減,下令鳴金收兵。
劉關張並那朱雋率軍見賊勢浩大,也不追趕,各自收兵返回。
隨後,劉備見過朱雋表明來意,頓時朱雋大喜,商議來日破敵之計。
次日,張寶擺陣搦戰,朱雋遂引兵出,關羽張飛早得其兄之計,各引軍一千,伏于山後高崗之上。
劉備做先鋒,對上張寶,戰不數合,匹馬便走,其軍遂退,張寶自引軍追趕。
將過山頭,忽聞兩聲炮響,左邊關羽,右邊張飛一起殺出。
張寶見中計,正想退兵,不想劉備反身殺來,兼有朱雋之軍。
左右皆是敵,黃巾頓時惶惶不知所措,被殺地大敗,張寶心中黯然,落荒而走,欲奔其弟張梁。
劉備遠遠望見“地公將軍”旗號,揮軍之上,見張寶,心中尋思一下,立馬搭弓發箭,正中其手臂。
張寶忍痛伏於馬上,逃入陽城,堅守不出。
近十萬黃巾經此一劫,頓時去了大半,張寶敗績已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