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畢業,許青舟也開始考慮公派留學的事情,到4月底,他就收到十幾封從國外過來的郵件。
有牛津大學的梅納德教授,有曾經的審稿編輯,普林斯頓的斯蒂文教授,還有加州大學伯克利,在強子對撞機實驗室見到的貝克教授。
以及沒什麼接觸過的巴黎高師的教授。
都在邀請他過去讀博。
許青舟一一委婉拒絕,在數學上,麻省理工和前面這幾所學校相比其實不分伯仲,就是獲得菲爾茲獎的校友相對少些。
當然,還有那位一直覬覦他基因的米婭·萊恩。
說什麼伯利克的景色好,人文環境好,經費充足.
在許青舟看來,所有的文字彙集在一起就一句話:我饞你身子。
許青舟自己也在看麻省理工的數學教授,到目前為止確認下來三位。
全都是世界頂尖的數學家,分別是阿萊西奧·菲加利教授,主要從事數論和相關數學領域研究。
彼得·羅伯茨教授,擅長數論,法諾簇、代數幾何,最後一位是阿克薩·卡特教授,專門從事解析數論,雙曲幾何和Teicler理論。
5月初,京都迎來了一場綿綿小雨。
5號中午,許青舟吃完飯,從家園食堂出來,就慢悠悠去數院找楚江峰院士。
雨不大,他連傘都沒打,細雨飄飛,整個世界像是被洗淨了一樣,空氣裡都帶著讓人神清氣爽的溼潤泥土味道。
靜園路上,兩個年輕人騎著腳踏車在柏油路上飛馳,身影很快消失在道路一側。
路上,全都是年輕的面孔,大家三三兩兩簇擁在一起。
許青舟深吸口氣潤肺,望著活力十足的男生,不由得感嘆了一句:“年輕真好啊。”
“你在嘀咕什麼呢?”熟悉的清冷聲音傳來。
許青舟轉頭,就瞧見宋瑤和韓詩宜倆人站在自己身後。
“感慨感慨。”許青舟攤著手。
宋瑤瞧著許青舟把傘掛在手腕上,自己淋著雨,吐槽:“打傘犯法嗎?”
許青舟滄桑地嘆了口氣,說:“就小雨在小雨裡漫步,你難道沒有覺得很浪漫嗎?”
“神經。”
宋瑤評價,抬腳,擦著許青舟走過去。
韓詩宜沒怎麼說話,還在享受現場嗑cp的快樂,隨著接觸,她發現這倆人的相處很有趣。
宋瑤一點都不高冷,偶爾還會露出點小女生的情緒,許青舟也不是曾經想象中的死板理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