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人腳被狠狠地踩了一腳。
“你怎麼了?”章瓊疑惑地望著許青舟。
宋瑤眯眼望著許青舟。
“沒事。”
在死亡威脅下,許青舟搖了搖頭,也不瞎扯了,問道:“你準備繼續讀研吧?”
“對,說不讀書的話也不知道做什麼,乾脆繼續讀著走吧。”
章瓊沒什麼偶像包袱,添了第二碗飯,點點頭。
對於進入京大的人來講,研究生更多地在於想不想讀,而不是能不能考得上。畢竟,京大的保研率一直在四五十,有的年份甚至能到百分之六十幾。
其餘一部分沒保研的,許多也去國外留學了。
真正本科就畢業工作的人反而只佔了一小部分。
宋瑤和章瓊聯絡得比較多,很清楚她的情況:“你的話,保研應該沒問題的。”
章瓊點頭,又有些苦惱地嘆了口氣:“現在就是在糾結該怎麼選導師,走什麼方向。”
“對於很多人來講,想象中的研究生應該是這樣的:研究方向前景光明,專案經費充足,有一兩個橫向專案來豐富簡歷,再有幾個縱向課題可以出文章拿各種獎學金,還有導師親自指導論文…”
許青舟已經吃完了,喝了口湯之後,給章瓊分析。
“對對對。”章瓊眼前一亮。
“但”許青舟停頓一下,攤著手說道:“能碰到這樣導師的可能性機率不高。”
許青舟曾經就是從碩士讀到的博士,感觸頗多。
“第一種,導師已經轉行政了,不會親自指導,平時有博士師兄師姐帶帶,對專利、比賽、文章、獎學金等等的套路研究成熟,但是國內找工作沒有什麼對口的。”
“第二種,導師是那種資深的老教授,專注於純粹學術,不接任何橫向的課題,只要博士,碩士的話,希望不大。”
就比如楚江峰院士,現在甚至連博士都不帶了,精力全放在科研上。
“第三種,導師專案超級多,學生就是純牛馬,永遠是幹不完的活兒。當然,這種情景還算ok。”
許青舟靠在椅子上,懶洋洋地說著。
還有導師是某個研究所的所長,官威挺大,不會管研究生死活,手下的人就連開題都得焦慮。
或者導師相對年輕,平時的課題經費不足,成果積累也少,好處在於認真,每一步都親自指導,論文也能給你逐字修改。
亦或者導師是副教授,已經沒什麼追求了,佛系教學,甚至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成果什麼的就得靠學生自己。
當然,所有東西都是相對的,就比如經費不足這點,京大某個課題組的經費不足和某些末流高校相比,簡直多得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