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揚撓了撓腦袋,“我說了,但他最近比較忙,沒時間翻譯。而且,他還說,自己不缺這篇1區。”
“.”
不缺1區論文.
這小子還真狂啊,別說學生了,現在就算是某些教授都投不到。
望著張榮軒複雜表情,郭子揚心中嘆了口氣,這種裝二手逼的感覺,好像也不錯。
張榮軒擺了擺手,也尊重許青舟的選擇,“東西我都看過,沒什麼問題,去投吧。”
郭子揚沒浪費時間,回去之後把三篇論文全部投掉。
第二天,《軟體學報》編輯部。
楊鴻彬正在檢查投稿,同時和隔壁的同事賈文宇聊天,“本科生,彈性體接觸模擬,有難度啊,本科生基本搞不出什麼有用的東西”
“等等,通訊作者,張榮軒?”
楊鴻彬本來想放在後面慢慢看,突然注意到通訊作者的名字,“這是老張帶的本科生哎。”
賈文宇看了看,笑著說道:“這傢伙倒是閒,居然跑去指導本科生了。”
楊鴻彬也是笑著,但在看到張榮軒的名字之後,倒是認真了很多,把三篇論文掃了一遍。
他的目光落到的最後一篇上,“我好像看到個奇怪的東西,IPC模型改進,第一作者,許青舟,名字有點熟悉。”
“京大許青舟?”賈文宇湊過來。
“好像還真是。”
楊鴻彬點開論文,想看看這個數學專業的人有什麼高見。
“似乎.有點東西啊。”賈文宇同樣在認真看論文。
很快,兩人表情逐漸嚴肅起來,緊緊盯著螢幕。
“以增廣拉格朗日迭代模型為基礎,跳過了稀疏矩陣模式的計算,這模型寫得牛逼啊。”
“不愧是搞數學的,矩陣運算也搞得相當完美。”
“運算速度比之前高了70倍的計算效率!”
“這東西應該可以算作是近年來圖形學與接觸力學領域的重要突破了吧。”
“絕對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