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校花的死亡目光下,許青舟說不下去了。
“萬一什麼?”
“咳~沒有萬一我們去食堂吃飯?”
宋瑤挑眉:“回家做。”
“哦?今天有好事?”
“我的論文過稿了。”
“那今晚得加餐。”
在李岱月的指導下,宋瑤的第一篇論文直接投了sci的1區。
畢竟是自己徒弟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李教授相當重視,雖然不至於親自動手幫著修改,可每個步驟的把控都很嚴格。
好在宋瑤知識儲備牢固,一點就通,整個過程還算順利。
李岱月掛了個通訊作者的名字,過稿速度相當的快。
倆人走出東門,稱了一斤排骨,買了條魚,簡簡單單地慶祝了一頓。
1月24日,蓉城。
許守雲從書房出來,添了些茶水,問:“還沒回電話?”
“沒,就發了條訊息說在外邊,等到酒店再給我打電話。”
王霞萍搖頭說。
“敦煌那邊正在下大雪,也不知道這倆人”
“你就放心吧,現在的年輕人比我們懂多了,手機一拿,什麼東西找不到,青舟都是個大人了,會照顧好自己。”許守雲輕輕笑著說道。
“日子過得快啊,這小子都是大人了。”
王霞萍發現自己的擔心好像真是多餘的,這小子都能自己去國外開什麼會。
無論許守雲還是王霞萍,都不會用自己的經驗去教育許青舟,他們都很清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他們過去的生存經驗並不適合後代。
當然,該擔心的還是會擔心。
就比如王女士,下意識地還是把許青舟當成小孩。
“不過,我還是有一種暈乎乎的感覺,你看,前段時間又是什麼大獎,又是什麼猜想,現在又受邀參加衛星發射。”
見老婆又開始唸叨,許守雲轉開茶杯,笑著說道:“你想這麼多幹啥,這麼大個兒子,難道還能跑了不成。”
“也是,等會兒他們要是打電話過來,我得讓他們早點回來過年,現在上學都這麼忙,等以後工作就更沒時間了。”
北方,冷風呼呼地颳著,大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