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志鍾:“這個小子已經創造好幾次奇蹟了,希望這次也可以吧。”
他突然想起一年前第一次知道許青舟在攻克克拉梅爾猜想時,自己貌似沒怎麼在意,感慨年輕人太浮躁,得撞一撞南牆。
結果,人已經搞定兩個世界級數學猜想了。
就算失敗了也無所謂。
小許才19歲,未來的路還長著呢。
數論界的熱鬧也很快就延伸到媒體。
早上,倫敦科學晚報總部,編輯們開始上班了。
“嗨,克瑞斯,早上好。”
編輯米瑞·萊文和朋友打招呼:“你看起來心情不錯。”
“當然,我們不必為今天的頭條絞盡腦汁。”
“哦?”
“伱看看這些。”克瑞斯把平板遞過來。
“許青舟,斯圖爾特教授,印度的亞吉爾教授?”米瑞瞬間明白朋友的想法。
這三個湊在一起,絕對是有趣的新聞。
克瑞斯說:“我們得再加點內容,讓內容更生動。”
米瑞想了想,“斯圖爾特教授的一個朋友,叫布蘭達·裡維斯,是個數學家。”
“這個人很特別?”
“他是個種族主義者,曾經說過,夏國的土壤不適合科學的發展,因為大多數人都生活在可悲的壁障裡。”
矛盾就來了。
“好,我們就去採訪他!”
下午,米瑞和克瑞斯順利地聯絡上布蘭達·裡維斯。
米瑞在電話裡說:“我們想請你向大家說說對這次波利尼亞克猜想競爭的想法。”
“抱歉,比起這個,我對喝個早茶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