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青舟這樣的研究人員來說,最快樂的估計是探究物質世界基本規律了。
這樣一想,怪不得研究物理的總會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事實上,也的確掌握了真理。
許青舟現在開啟的這份資料包告來自以 ATLAS實驗,對面也在做希格斯粒子的檢查。
篩選得到的雙光子事例隨著不變質量的分佈,可以看到,在 125 GeV附近,事例有所聚集,但是根據其他所有的已知的物理過程估計,在這裡至多隻能貢獻其中的 6340個事例.
接著,是兩個實驗的雙光子不變質量譜。
電腦嗡嗡地響著,螢幕上,CMSSW正在進行資料處理,把本底的貢獻篩掉,僅僅留下希格斯粒子。
等等。
就在這時,許青舟目光頓了頓。
從曲線圖上發現,篩選掉的本底裡,有一段與希格斯粒子相似的共振峰。
有問題啊。
他把剛才的資料再次丟到CMSSW裡,而後緊緊盯著螢幕。
很遺憾,沒有出現相似共振峰的情況。
或者,錯覺?
但不科學啊,都戒色快一個月了,還能有幻覺?
許青舟產生了自我懷疑,又拿著剛才的資料試了一遍。
還是沒有?眯著眼,他搓了搓手,抄起一張稿紙。
30分鐘過去。
許青舟再度停下,從目前的推算來看,基本可以確定,剛才的共振峰似乎是頂夸克產生的。
按照標準模型的理論推測來說,粒子之間確實存在耦合,粒子按其自旋被分為費米子和玻色子。
其中玻色子不斷地被費米子發射和吸收,使得費米子間存在了相互作用,即玻色子是傳遞相互作用的粒子。
比如在強相互耦合裡,質子和中子透過強相互作用耦合,透過交換膠子來維持原子核的穩定性。
所以說,這是屬於希格斯粒子和頂夸克之間的某種耦合?
許青舟內心不免有些小激動,希格斯粒子被發現的時間太晚,發現之後,強子對撞機在執行和維護之間關關停停。
因此,關於希格斯粒子的東西都停在理論上。
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