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白板前的許青舟,表情精彩,有驚訝,有愕然,還有難以置信。
許青舟很淡定,又寫了兩排公式,緩緩說道:“在大模型裡邊,我們是不是可以讓模型同時包含訊號和本底的貢獻,並允許它們之間存在干涉項,同時計算出干涉效應對訊號強度的修正因子。”
楊院士思索片刻,點點頭,“可行,小許,你繼續。”
他真有想法?
王啟銘嘴角抽了抽,這事情發展有點奇怪,他知道許青舟是數論天才,量子領域也有研究,可粒子物理與許青舟的研究方向完全不一樣。
目光沉了沉,他乾脆拿起筆,打算驗證驗證真假。
許青舟轉頭,在白板上寫起來,自言自語:“如果這樣的話,背景模型就需要大改,畢竟有干涉項的存在,得加強,以便捕捉背景中的不同成分。”
嗒嗒嗒~
【.eft[\frac{D(xi F(xi;h】
白板上再次出現數排公式。
楊院士凝望著白板上的式子,表情嚴肅,在自己面前的筆記本上勾畫起來,其他人也沒閒著,都開始用許青舟的辦法進行推算。
張長青發現自己想多了,得,這位師弟強大得離譜,根本就不需要他出頭。感慨之中,他已經翻出稿紙,根據許青舟剛才說的思路計算下去。
10分鐘過去。
許青舟停下,退了一步,望著寫下的東西,轉頭,笑著說道:“我的想法就這些了。”
這個補充裡邊,疊加原理和機率幅相加規則,還新增了干涉項。
許青舟看向王啟銘,“王教授,就這上面的東西,你這邊有沒有要補充的?”
“.”
大家的視線看向王啟銘。
張長青心中笑起來,對這位師弟很佩服,居然直接跟一位教授正面開大。
王啟銘臉色有些不自然,擠出牽強的笑容:“沒有,你提供的這個思路不錯。”
其實,許青舟的方法很不錯,至少能讓排除本底的效率提高五成,但有點憋屈,“不錯”兩個字是他最後的倔強。
最前方,楊院士無奈地搖了搖頭,心說這個小傢伙還挺記仇。
沈苑傑臉上帶著笑意,雖然同是科學院的人,但他也覺得王啟銘過分了,四五十歲的人,還為難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
這頭,許青舟笑了笑,回到自己的座位。
角落裡,陳佩佩又偷偷看了一眼剛坐下的許青舟,好吧,現在看起來這位小弟弟和自己完全不一樣。
楊院士輕咳一聲,微微點頭,讚許地說道:“小許剛才提供的方式非常具有可行性,沈組長.”
沈苑傑接過話頭,答應:“您放心,我們一定儘快完善好。”
許青舟提出的改進方案裡邊,大部分都涉及的是模型這一塊,也就是他負責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