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加具體說的話,就是有一種淡然自若的大佬氣質,談吐自然,邏輯條理清晰,會讓人生出一種享受的感覺。
鍾教授又覺得古怪。
老師都是退休的老院士了,許青舟就一個20不到的年輕人
也在這時,馬良載院士走進來。
新一週專案會議正式開始。
沒有虛頭巴腦的假大空內容,大家輪流彙報自己的進度,闡述目前遇到的問題。
鍾教授是最後一個。
“目前,我們這邊遇到兩個攔路虎,一個是如何處理量子退相干的問題,第二個是如何確保密度矩陣計算準確性的問題。”
“先說第一個,在量子衛星的實際應用中,量子態的傳輸和測量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環境噪聲、大氣干擾等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都會引發量子退相干現象。”
“.”
把兩個問題說完,鍾教授表情無奈:“我們預計一週能夠解決這兩個問題,昨天我也去請教了一下我的老師蘇毅成院士。”
“蘇老在量子領域和線代領域都是專家,有蘇老坐鎮,應該能短時間內解決吧?”有人說。
鍾教授搖頭:“情況並不樂觀,老師說想避免量子退相干很困難,他那邊需要點時間。現在看起來,我們想完全處理這兩個問題,所需要的時間估計得翻一番,兩週左右。”
馬院士點了點頭,“好,如果兩週之內無法解決,我這邊再向院裡申請協助,成立研究小組。”
“我們造的是世界上第一顆量子衛星,困難肯定是有的,摸著石頭過河並不容易。不過啊,事物總是在曲折中不斷發展的,問題總會被解決。”
“行了,散會吧,大家抓緊時間。”
會議散去。
鍾教授抱著檔案去教室,路過其中一間教室,對著裡邊的人喊:“小萬和小汪,你倆先放一放手裡的事,來我這邊一趟。”
老師已經84歲高齡,沒那麼多精力,只能給點建議,工作還是得由他們完成,因此要集中力量辦大事,先幾個人集思廣益。
一邊走向4201教室,鍾教授一邊問:“關於那兩個問題,你倆有沒有什麼新的頭緒?”
萬浩和汪一貴都是搖了搖頭,他們昨天回去沒怎麼休息,都在看論文查資料,用了十幾種辦法,可都行不通。
量子退相干干擾太強,模擬的資料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