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在明天早上搞定,投入實驗。
任小玲來得挺早,在實驗樓下等許青舟,倆人一起進實驗樓。
光電實驗室,洪雅瑜正在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對樣品碎片進行檢測,龔雲飛跟在旁邊記錄。
龔雲飛一如既往的熱情:“師弟,準備搞第四個樣品了?”
洪雅瑜點了點頭,算是和許青舟打招呼。
許青舟說:“對,實驗停了好些日子,再不來進度要趕不上了。”
“去劍橋參加報告會.師弟,牛逼這兩個字我已經說膩了。”
龔雲飛滿臉佩服。
許青舟謙虛地笑了笑,兩邊都在忙,大家很快就開始專注手頭的工作,
BiBO晶體制備步驟沒什麼變化,還是需要按照化學計量比BiO:BO=1:3進行混合,但需要在原料的量上進行控制,以確保生長出來的晶體在切割過後,能夠滿足實驗要求。
許青舟熟練的將混合均勻的原料投入坩堝內進行熔融。
3小時過後引入籽晶,讓熔體在籽晶上逐漸結晶並生長成單晶。
在晶體完全成型之前,都要控制好溫度梯度、熔體流速和提拉速率之類的細節引數,所以許青舟得一直守在實驗室。
任小玲忠實地跟在許青舟身旁,眼睛都不眨地盯著熔爐,心中無比疑惑,比如拉提速率之類,師弟也沒按照計劃書上來,而是看看引數之後,自顧自地調整。
對於她的疑惑,許青舟只有四個字:唯手熟爾。
換而言之,經驗和知識儲備非常重要,比如他看一眼晶體的狀態,就知道該提升溫度,畢竟極軸兩端的生長速率差別很大,很有可能導致晶體形態偏離平衡態,形成缺陷。
上午11點,晶體生長進入穩定期,許青舟倒沒那麼緊繃,和一旁閒下來的龔雲飛聊天,“趙教授和王師兄他們呢?”
龔雲飛說道:“在隔壁的電氣化工作站對矽基複合負極材料進行迴圈伏安測試。”
“這麼快就有成果了?”許青舟詫異。
龔雲飛搖頭,苦笑道:“就是一個廢棄的樣品,析鋰太多,根本用不了,他們只是想檢查問題出在哪。”
許青舟知道這東西,鋰離子在負極表面的不均勻沉積而形成的樹枝狀金屬鋰,無論是樹枝狀的鋰枝晶,還是負極側出現時的形態不一的金屬鋰,統稱為析鋰。
析鋰的生長是影響電池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的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