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中,40分鐘過去。
許青舟進一步調整裝置的引數資料,洋洋灑灑地說著:“這臺裝置是線性諧振腔,它的初始設計的腔長設定為L=4m。”
“一般而言,這個數值在4.0012的時候,量子光學頻率梳的壓縮度最高。”
說完,他發現身旁人沒什麼反應,轉頭,才見任小玲表情有些迷茫,頓時明白是自己的節奏太快,這位學姐腦細胞還在反應。
“沒懂?”
“嗯知識點太多,有點暈了。”
許青舟點了點頭,說道:“不著急,多跟幾次實驗這些東西自然而然的就記住了。”
任小玲羞愧:“學弟,我是不是有些笨.”
“你是第一次完整地跟這種實驗吧?”許青舟一邊除錯裝置,一邊問道。
“嗯。”
許青舟回頭,安慰道:“那就對了,就當提前適應這種苦逼的生活,你未來的‘老闆’,可能比我兇多了。”
嚴格來說,任小玲不是那種天賦型選手,不說和他曾經見到過的那些天才,就是和龔雲飛比,這位學姐都顯得有點呆。
優點在於:非常有上進心。
憑著自己的努力獲得保研名額,還進入趙教授的專案,這已經超越相當一部分人了。
聊著,許青舟已經進入下一個步驟。
把鎖模飛秒脈衝鐳射器的輸出光束透過透鏡等光學元件進行聚焦,以確保泵浦光能夠高效地耦合進BiBO晶體中。
1個小時過後,所有東西都除錯完畢,許青舟按下啟動按鈕。
嗡~
伴隨著許青舟按下啟動按鈕,實驗室中頓時響起低沉的裝置執行聲音。
任小玲屏住呼吸,緊張地盯著螢幕。
許青舟倒是坦然很多,堂堂王者打青銅局,頂級銘文,頂級操作,翻車的機率不大。
不過,與任小玲的緊張相比,他心中更多的是感慨,這個實驗也算是他重生過後,真正主持的第一個物理實驗。
算是重走無敵路的第一場實戰?
伴隨著機器運轉,第一份資料包告在旁邊的電腦中生成。
&na=0.01 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