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穴居人日記> 第六十章 這裡有過活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章 這裡有過活人

為了驗證這蟲子的目的,我特意收回了正準備向上攀爬的手,而是將它伸向了另一側石壁上的凹槽處;

而結果也的確如我所料,同樣的躥躍、同樣的阻止、同樣的對著我張開大嘴以示恐嚇;

一個人和一群巨型詭異蠕蟲間的敵友關係就這樣潛移默化的轉變著,雖然我不明白為什麼,但它們再也沒有發起過攻擊;

這種和平相處的態度令我心裡放送了不少,我甚至為了加快行進、曾想過是不是就此趟著這些土窯罐前進,不再避諱罐子裡是否還有機關,但每每警覺地回頭看到那些猶自發著光的巨紅蟲,我都立即打消了這種念頭;

這並不是因為我怕毀了它們的土罐豪宅,而是我真的擔心自己的魯莽會不會激起不必要的事端,畢竟“強拆”這種事無論放在哪都會遭到抵制和報復;

每一條巨紅蟲所發出的都很柔和、甚至可以稱之為暗淡,但連裡帶外幾千條蟲子聚在這麼一處狹窄的縫隙裡所發出的光,不僅僅令我炫目,甚至讓我有些頭暈;

但當我將身體調整回剛剛進入縫隙時的姿勢時(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眼下我的這種姿勢),蟲光便恰好背對著我,令我能非常輕易地看清周遭的一切,這讓行進的速度快了許多;

縫隙裡瀰漫著一股令人作嘔的腥臭氣,這在縫隙之外是聞不到的,我吊著反爬了很久,甚至連我自己都不知道這到底過了多少時間,那腥臭氣已經燻得我幾近眩暈,直至我自身所處的位置大約到了縫隙距離一半的時候,竟然發現身下土窯罐同一側、階段性的會出現一處稍顯突兀的空地,那空地很小,最多隻有半米見方,空地之上橫七豎八的蜷曲著無數蟲子的碎殼,遍地都是,這讓人瞬間感覺渾身的不舒服;

那些碎殼給我第一眼的感覺是這些巨紅蟲蛻下來的皮,但仔細看卻覺得不對,因為這些殼上沒有丁點色彩,而是完完整整的乳白色團成一整團,並且它們似乎並不完整,絕大多數的部分像是被什麼生物活生生撕咬了下去,僅剩下蟲子的嘴部,活像是一隻巨大的眼珠子在地上邪邪瞪著我,實在令人發憷,這令我不得不在內心裡告誡自己好幾次、那只是蟲子屍體不是眼珠子,不是眼珠子!

這種東西的出現令我刻意的迴避看向自己右側空間,甚至在需要後背落在土窯罐上停歇時也儘量避開這種空地,心裡不住的暗罵著這裡的締造者;

“孃的,你們這群人到底圖個什麼?一輩子沒事兒幹就造了這麼一個折騰人的地方!”,我咬著後槽牙心裡嘀咕著;

可直等我真正挨近這條縫隙的出口時,這種咒罵便又開始變回了恐懼,因為我發現,縫隙出口以外的地方確如我在剛剛進入縫隙時所看到的一樣,那裡有光,而且那絕不是巨紅蟲或者光鳥自身所發出的柔光,而是非常明顯的“火光”,淡綠色的火光射入我的瞳孔之內,我甚至能看出火光在隨著洞裡暗風和我脈搏的節奏而肆意的跳動!

“有人嗎?我是中國人,沒有惡意,我沒有武器”,在距離出口還有十幾米的地方,我把匕首由嘴上拿了下來,扯著脖子對著出口外喊道,這喊聲響徹了整條縫隙、振聾發聵,隨即轉回為此前的安靜,甚至那些發著光的巨紅蟲都有意不再跟來,而是在距離我五六米之外老老實實的待著;

這寂靜足足過去了幾分鐘......

“Anyone ice,I have no weapons”,我試著換了種語言;

仍舊的寂靜......

&n? EU sou cdade,EU não tenho UMA ARMA”,葡萄牙語;

難不成建造這些的是二戰時期德意志的遺毒?

我心裡默唸著千萬別被自己猜中,但仍然嘗試了一次:“IST&nand?Ich bin nicht böse, ich bin unbewaffnet”;

縫隙出口依舊悄然無聲,這將我帶進了一種進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尷尬境地,但那搖曳綠火光已經充分說明,那裡一定有人,而且一定是一個或者一群正在等待我的人,只是不知道他或是他們、手中拿著的到底是武器還是鮮花。

這樣的尷尬境遇足足經歷了半小時,可當我端著匕首真正站在了這個由縫隙出口延伸出來的半密閉空間時,卻發現這裡即沒有武器,也沒有鮮花,甚至連半個長腿兒或沒長腿兒的活物兒都欠奉;

由外面看到的縹緲火光,實則是這處半開放洞室四周所點燃的十六盞油燈,其中三盞已經滅掉、油脂已經枯竭,我不知道這樣的油燈到底燃燒了多少年,與石壁融為一體的石質燈槽在燈光的輝映下呈現出碧綠的顏色,油棉絲木捻成的燈芯和石壁上細微圓孔所不住灌入的油脂令得油燈長久不衰,將整個洞穴三百六十度無死角的照得猶如九幽冥界;

而洞室的正中央,一座分為三層、足有兩人高、三米直徑的金屬質原型怪物穩穩的“坐”在地上,它的個頭兒給我的視覺衝擊實在過於震撼,就像是三個懸空的、周身帶有橄欖球大小齒凸的圓柱形磨盤,中間由一根三四人合攏粗細的立柱貫通銜接,每塊詭異的磨盤上均刻有諸多奇異的紋路,似是蓮花?卻又不像,我形容不好,那紋路不存在於我所認知的世界、無論是宗教傳說還是現實世界中所存在的動植物;

由外面經過縫隙懸掛進入洞室的那兩根足有大腿粗細的石鏈,就這樣穩穩的纏繞在圓形磨盤的正中央那一層,一上一下掛在那裡紋絲不動,直等我走到近處看去才發現,這些石鏈實際是透過磨盤上很多小些的鉤型凸起,才能被牢牢的牽絆在磨盤上,長年的摩擦令得磨盤表面光亮照人卻不見有什麼磨損,不知道這東西到底是什麼金屬物質所製成,鉤型凸起更是錯落有致的分佈,每一個都恰好勾住一個石鏈的孔洞,設計之精妙可謂鬼斧神工;

但如果說震撼,以上我的發現都遠不及接下來我所看到的一切;

正當我聚精會神的分辨著磨盤上那些圖案、企圖尋找到一些有價值的線索時,我突然發現,磨盤中間的圓柱體居然在朝著一個方向旋轉,那速度緩慢極了,慢得假如你不聚精會神的去觀察紋路,絲毫感覺不出它在動;

而附身其上的三個磨盤中的兩個,居然也正隨著金屬圓柱一上一下的轉動,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兩塊磨盤轉動的方向正好相反但速度均勻;

正當我想顛著腳一看究竟時,一根腿粗的石鏈突然像是被最上層磨盤勾住般發出“嘩啦”一聲輕響;

隨後,便在我的頭頂之上緩緩的、緩緩的,被磨盤漸漸拉拽得筆直!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