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李氏皇族,其他宗族也聞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
他們生怕趙無疆只認定傳國玉璽,而不考慮他們舉薦的登基人選。
傳國玉璽已經遺失,準確說可能已經落入了某個宗族。
萬一趙無疆真的認定傳國玉璽,而某個宗族又恰好能拿出來,那麼這皇位即位者,可就是某個宗族扶持的人了。
那麼利益,就被這個宗族給佔據大部分了!
這可不是他們希望看到的。
十一大宗族可以共同謀取利益,但要均衡,或者自家多上一些!
但自家絕對不能比其他家少上一些。
愈來愈多宗族之人開始勸說趙無疆謹慎考慮,更搬出了坐上皇位之人,要仁厚要勤政,要有才能等等冠冕堂皇的理由。
而且十一大宗族之人也聽出了袁志邦的弦外之音,什麼叫別以為能陷害李氏皇族?
袁志邦遺詔的內容,難道就是皇位繼任者,讓李氏宗族做主?
李在淵是李氏皇族之人,那麼李在淵作為皇帝,留下這樣一份遺詔,似乎很正常。
但如果是這樣,那最後豈不是李氏皇族依舊拿了利益大頭?讓其他宗族瓜分剩下的殘羹冷炙?
所以亦有幾大宗族勸說袁志邦稍安勿躁,甚至說出遺詔乃重中之重,既然袁侍郎之前沒有拿出來,肯定是時機未到,那麼既然時機未到,就暫且不要提及遺詔,大家先商量看看。
而這番話的目的嘛,就是希望袁志邦不要再輕易搬出遺詔,因為遺詔好似更偏向李氏皇族!
這可不是大家想要看到的。
最後在大家弄清楚遺詔到底是什麼之前,遺詔不好公開!
這樣在遺詔公開之前,各大宗族,都有餘地去做充足的準備。
於是早朝大殿內,發生了詭異的一幕。
一部分臣子和宗族開始勸說趙無疆冷靜,另一部分則勸說袁志邦冷靜,眾人的目光,就聚焦在這仇恨不共戴天的倆人身上。
宗族之人都在思考,既然傳國玉璽暫且不能提,遺詔也不能提,那麼該怎麼辦呢?
拖著嗎?
其實拖著也好,至少京都還在,利益還在大家面前,不至於被某個宗族突然奪去了大半。
“袁志邦,我勸你把遺詔說出來!”趙無疆深吸口氣,似乎一忍再忍難以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