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長老苦勸不住,反而是青壯將領紛紛道:“楊都尉說的沒錯,我們的兵力又不比對方少,為什麼不能出城作戰!”為首的卻是溫宿海的次子溫宿武。
溫宿武身高將近一丈,乃是個典型的巨人,楊易跟他說話也要仰頭,但他在楊易面前卻甚恭順,顯然剛才楊易在城外的一戰已經征服了這個青年。
楊易見他長得雄壯,拍拍他的臂膀說:“你姓溫,叫溫宿武?”
心想姓溫,莫非是漢家兒郎?
卻聽溫宿武道:“小將姓溫宿,名武!”
慕容春華道:“那是龜茲一帶遷徙過來的天山舊族了?”
溫宿武道:“我不知道那些,我只知道我們在這一帶受盡了屈辱,回紇人凌辱我們,天方教逼迫我們,以後寧可戰死,也不肯再過那日子了,楊都尉若要出城作戰,一定要帶上我!”
楊易道:“好漢子!只是不知城內可還有其他兄弟敢和我一起出城不?”
溫宿武道:“只要楊都尉一聲令下,滿城的後生都願意跟著楊都尉作戰!”
“好!”楊易大喝了一聲,道:“我現在就以三百人出擊,你帶領敢出城的兄弟為我之後,怎麼樣?”
溫宿武大喜,道:“我這就去調集兵馬!”
楊易道:“不要人多!若是身強膽壯的後生,幾百個就夠了!”
溫宿武叫道:“是!”轉身出去,慕容春華飛馬前往各處城頭觀看局面,見西門圍堵較為薄弱,派人來傳訊息,楊易便引三百騎兵直奔西門,與眾長老相約,道:“諸位且在城頭觀看,我此次出去,必破敵而後回來。”
眾長老雖然見識過他方才的威猛,卻還是將信將疑,這時溫宿武已經率領五百多名明教教眾中的青年趕到,楊易便叫開啟城門,這西城門外也只有八百多人,陡然見城門開啟已感詫異,跟著變見數百人如狼虎一般衝了出來!唐軍三百騎當頭衝鋒,溫宿武帶領五百餘人在後緊緊跟隨,雙方雖然是八百對八百,但城外八百回紇多是臨時調遣過來的牧民,如何是楊易的對手?就是那五百個明教的青年,這時跟在楊易後面,便如五百頭狼犬跟著一頭獅子,衝入敵群肆虐撲殺,打得好生過癮!回紇主將眼見不敵,下令退兵,撤了西門的圍堵。自覺已難再將下疏勒封鎖住,便又再次修改戰略,全軍漸漸聚攏往西南。
楊易也不戀戰,大殺一陣之後便即回城,笑謂明教諸長老道:“如何?”
幾個長老哪裡還說得出話來?楊易又笑著對身後八百騎道:“且別懈怠,好好歇歇,吃飽了飯,今晚我們再立一功!”
眾長老驚道:“今晚還要打仗?”
楊易笑道:“當然,這一仗打下來,管教回紇退避三舍,再不敢打圍城的主意了!我要讓城外這些回紇人以後看見我的虎齒槊就發抖!”
當天晚上楊易又發動夜襲,以八百騎出城燒了回紇右翼的軍帳,雖然沒能趁勢將敵人全線擊垮,但已嚇得回紇人不敢在離城太近處安營紮寨,又後退了五里許,與下疏勒之間不再圍與守,而變成了對峙。
自此下疏勒明教教眾對楊易無不心悅誠服,青年士兵更是無不對楊易歸心,長老溫宿與商議過後,決定將本城防務交託給楊易主持,楊易當仁不讓,便接掌了兵權,一邊挑選青壯年加強訓練,一邊派出騎兵給唐軍主力報訊。
他笑吟吟對慕容春華說:“春華啊,咱們又立奇功了。上次打下滅爾基,本來想讓邁哥將他那支赤緞血矛賞給我,結果他只賞給了我這匹汗血寶馬,這次咱們僅以三百騎就接掌了下疏勒,既得一城,又得許多兵馬,這樣的大功,除我之外,全軍上下還有哪個能夠?我看邁哥這回總沒法再小氣了吧。”
其實張邁賞贈的那匹汗血寶馬楊易也是十分歡喜,只是相比起來他更想得到那支赤緞血矛。
結果這邊信騎未出,已有一夥唐軍輕騎繞過回紇駐軍,從西北方向開來,帶來了唐軍在大昭寺下大破回紇、如今正進攻疏勒城的訊息。
明教的長老們得訊之後大喜過望,楊易人前也朗聲大笑,過後卻反而悶悶不樂,慕容春華問他怎麼了,楊易嘆道:“這回我本想以三百騎奪了這下疏勒,立下奇功了,不料龍驤營那邊的戰績卻比我們這邊還大!這卻叫我如何好意思開口邀賞?他孃的,小石頭他們要搶功勞,也不會挑時候!”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