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混編如戰車第一營的將校高階教育班的學員軍銜最低的是中校,最高的是少將。
王亮和趙振宇一樣,掛的是上校銜。
但軍銜再怎麼高,都要服從直接指揮官的排程,不折不扣地執行命令。
在中美兩名指揮官的率領下,部隊從藍姆伽出發,向雷多前進。
經印度東北部的雷多越過印緬邊界。
再進入荒無人煙的原始大森林。
抵達緬甸北部野人山新賓洋附近。
一路上可謂是驚心動魄,對於中國官兵們來講,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是極大的挑戰和考驗。
美國人已經蒐集到了詳細的情報。
他們即將可能要迎戰的是日本的十八師團。
因為這個師團是在日本的久留米編成的,所以也叫久留米師團。
臭名昭著,劣跡斑斑。
該師團曾經在京滬擄掠,瘋狂屠殺。
隨後其又進犯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新加坡。
在一九四二年擊敗中英聯軍而盤據在緬甸。
王亮介紹道:“時任師團長是田中新一是個中將,這個傢伙原本擔任日軍參謀本部第1部長,是陸軍的核心人物。”
“後來因為大罵首相兼陸軍大臣的東條英機而被調任到南方軍總司令部,從此遠離陸軍的權力中心。”
顯然,這個田中新一是個狠角色。
他把主力佈置在胡康谷地,利用周圍崇山峻嶺、懸崖峭壁、縱橫河道以及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等地形,據險修築工事。
到處佈置地雷,步步為營,企圖固守。
還在深山密林中遍佈狙擊兵,構成小據點。
另在塔隆河西岸佔領掩護陣地,在新賓洋隘口設立哨所。
這樣周密的部署,顯然在無形之中給想要開闢一條通道的中國軍隊形成了巨大的阻力。
王亮只記得,那是一場惡戰。
一開始,就是五個晝夜的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