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記錄的烈士所在單位有:駐印軍獨立戰場營、炮兵五團、炮兵三團、炮兵四團、駐印軍總指揮部副官處、重炮十二團、三十師、新一軍司令部、三十八師和軍委會外事局等,有許多墳墓沒有墓誌銘,死亡原因沒有記錄,死亡時間大都在1943-1945年間。”
“樓上還有更詳細的資料嗎?跪求!!!”
“藍姆迦啊——老首長了解嗎?”
“迫不及地想看看展館裡藍姆迦單元都有什麼,準備月底休假入川。”
“入川。”
王亮沒有想到一個藍姆迦單元炸出瞭如此多狂熱的軍事愛好者。
其實也沒有什麼好值得奇怪的,中國有十幾億人口,有幾個特別鍾情於國*軍抗戰史的,也當屬正常。
藍姆迦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
藍姆迦,位於印度恰納肯德邦蘭契東北部,地理座標為:北緯23°36'36.03“,東經85°29'16.79“。
位於焦達訥格布林高原上的蘭契高原和赫扎裡巴克高原之間的達莫德爾河河谷。
附近有鐵路和公路穿過,交通便利。
王亮為什麼對於這些記得如此清晰呢?
那要從一九四二年講起。
一九四二年,一支中國部隊在緬甸經過千辛萬苦逃亡印度。
後來在一個叫做藍姆迦的不為人知的秘密軍事基地厲兵秣馬。
然後於一九四四年再從度東北角另外一個不為人知的邊境小鎮雷多出發,再次和日軍較量。
結果人們驚奇地發現,這支曾經在緬甸敗在日軍手下的部隊,卻成了叫日本人膽寒的鋼鐵之師。
當時,王亮就在這支部隊之中。
至於軍事迷們為什麼聽到藍姆迦單元會顯得那麼激動,也是有原因的。
即便是到了今天,中外資料對藍姆迦仍舊是諱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