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一個近兩小時的發言。
發言中,他明確反對常凱申以消滅地方勢力為目的的‘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公開宣佈:“要抗戰才能救亡圖存,才能深得民心;要攘外才能安內……抗戰,川可出兵三十萬,供給壯丁五百萬,供給糧食若千萬石……川所有人力財力,均可貢獻於國家。”
王亮閉上眼睛,回想著當時身體已經抱恙的劉湘說這番話時的情形。
一九三七年,王亮在守盧溝橋。
當然沒有資格去參加國防會議。
但在後來,王亮見過劉湘將軍,並同他有過一次不短的交流。
王亮也曾在當時的國防部查閱過一九三七年那次國防會議的詳細記錄。
由此,不難聯想出劉湘將軍發言時的情形。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當年曹操的雄心壯志是完成全國統一。
而時年四十九劉湘,是為了驅逐日寇,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完整。
一九三七年九月一日,劉湘率部出川抗戰。
王亮道:“當時劉湘將軍的部下們都勸身體抱恙的劉湘不必親自出徵,留在家即可。劉湘將軍是這樣回應的:‘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這便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人物。
當年,他也圍剿過紅軍。
但他更是一個有著民族自尊的中國人。
為調川軍出川作戰,劉湘召集高階幕僚在一起籌商多日,決定將川軍編成兩個集團軍參戰。
第二十二集團軍,司令鄧錫侯、副司令孫震,轄41、45、47三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