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好。”王亮十分滿意。
因為王亮知道中校說的再接再厲不是一句空話。
2008年,第二次全軍大規模山地作戰演習,第十三集團軍再次粉碎其他軍區專門針對十三集團軍山地叢林作戰的反制戰法,大比分戰勝全軍中的王牌部隊,震動東南亞各國的軍事觀察員。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第十三集團軍全體出動,最快的部隊僅三個半小時便奔襲四百公里到達現場,幾乎達到零預備時間。
即使最偏遠的山區,透過第十三集團軍陸航部隊空投,也只使用了不到七個小時的時間。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第十三集團軍集結出發僅用十八分鐘。
“你們這是在執行鐵路裝卸任務?我可以進到站臺上看看嗎?”王亮問道。
“報告首長,我們的新兵正在進行捆綁加固的訓練。當然可以,您請!”
於是,王亮和孫為民就趁著候車的空檔參觀了十三集團軍某合成旅的新兵裝卸訓練。
中國擁有四通八達的鐵路網,高鐵、動車、綠皮和貨運等各式各樣的火車並不新奇。
但裝載著導彈車、坦克和大炮等裝備的軍用運輸車專列可就不多見了。
這些導彈車、坦克和大炮到底是怎麼上的火車?怎麼進行固定的?
這就得問問我們的鐵路裝卸兵了。
在確保不涉密且徵得該現場指揮員同意的情況下,孫為民對這一盛況開始了直播。
直播鏡頭中,導彈車正在往鐵路平板上開。
駕駛員格外小心翼翼,引導員也特別認真細緻。
王亮介紹道:“人車合一,精準定位。要想把導彈車開上狹窄的鐵路平板並實現精準定位可不是誰都能做到的,一般都是駕駛技術精湛的老司機才能有機會操作。”
“但再厲害的舵手沒有燈塔指引航向,也會在大海中迷航。這個時候發揮關鍵作用就是引導員了。引導員與駕駛員之間配合足夠默契的話,往往能使車輛定位事半功倍。”
王亮太理解這些年輕計程車兵們,他們的考驗以後還多著呢。
做到精準定位,把導彈車準確地開到狹窄的鐵路平板上去,這沒有什麼技巧。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什麼技巧來的話,那就是‘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式的刻苦訓練。
終於,在駕駛員和引導員默契的配合之下,導彈車成功地開到了鐵路平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