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驚訝是在於王亮完成這一取水過程的速度。
實在是太快了,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整個過程在十幾秒內就完成了。
這就是經歷過戰火洗禮的老兵。
即便是九十多歲了,作戰的能力依舊還在。
所有人肅然起敬。
王亮的關注點並不在於此,他的目的是教給偵察兵們一點實用的,在不久後的戰場上能夠用得上的。
王亮進行了技術總結:“經過這個小孔流入容器中的汁液每晚可達兩升,需要注意的是白樺樹液在空氣中很快就會發酵,所以取得樹液後要立即飲用。”
接下來王亮又為偵察兵們介紹了下祖國大江南北的植物。
沒有食物,王亮只能透過上網蒐集圖片向官兵們展示。
西南邊疆密林中通常纏繞在樹幹上的扁擔藤,砍斷其藤子後,可以看到條條小筋的斷痕,並很快就會流出可供飲用的清水。
王亮告訴官兵們,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傣族獵人進山後一般都不帶水壺,靠這種天然水壺中的清熱解渴。
熱帶叢林中還有一種儲水的竹子,這種竹子通常生長在山溝的兩旁,直徑在十厘米左右,青翠挺拔,竹節長約五十厘米。
“選擇竹子找水的時候,應該先搖搖竹竿,聽聽裡面是否有水的聲響,無水響的竹子不必砍。”
“另外,檢查竹節外表是否有蟲眼,有蟲眼的竹節裡的水不能喝。”
“竹節內的水既乾淨又衛生而且還帶有一股淡淡的竹香,喝過一次後你們會喜歡上那個味道的。”說起來王亮還真是有些懷念,很久沒有常常竹子水了。
那淡淡的竹香,沁人心脾,真是一輩子都不能忘記。
“要點,千萬不要飲用那些帶有乳濁液的藤或灌木和喬木的汁液,劇毒!”
講到這裡,集合的哨聲響了。
王亮只得暫停,不過他向官兵們做出了承諾,回頭把這些方法整理好送給他們。
作為顧問,王亮有這個義務。
不僅僅是北部戰區的這個偵察大隊,其他部隊的戰士也可以享受到這些資料。
王亮會建議將這些科目加入到訓練大綱中去。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明天的戰爭做準備。
“前方發現敵人,注意隱蔽!”指揮官向緊急集合完畢的戰士們通報了敵情。
在聽到有敵情後戰士們有條不紊、分工明確地迅速清除野炊的痕跡,隨後開展隱蔽偽裝。
偵察兵們忙完還沒有來得及喘口氣,指揮官緊接著又下達了下一個指令:“按照原計劃立即向預定地域展開偵察、破襲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