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先進工作者】
榮譽接踵而至。
戰士、班長、專業軍士、學員、排長、副教導員、裝備維修科科長、軍分割槽裝備部部長。
職務一提再提。
軍銜一升再升。
但有一點,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雖然離開了方向盤,但張良善仍然為高原運輸做著默默無聞的服務與保障工作。
在榮譽與光環漸漸遠去的時候,他也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但是他信仰並堅守的阿里精神卻始終不曾褪色。
在過去,作為汽車兵的他遭受到了很多罪,現在轉做服務保障了,就一定要把這項工作做好做細,讓後來的汽車兵少受一點罪。
王亮道:“職務提了上來,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了,擔任裝備部的部長後,新的考驗也就接踵而來了......”
2003年四月份,軍分割槽投資五十五萬元修建民兵武器庫圍牆。
作為裝備部部長的張良善責無旁貸地承擔起了這項工程的招標工作。
不少包工頭得到訊息後揣著紅包和不菲的禮物找到張良善,軟磨硬泡,目的只有一個,承包工程。
但這都被他嚴詞拒絕。
作為裝備部部長的張良善知道,部隊裡需要花錢搞建設的地方很多。
於是他主動建議採用軍工自建的方式修建民兵武器庫的圍牆。
這一提議很快得到軍分割槽黨委的同意。
裝備部購買了打磚機和水泥,張良善帶著工兵連加班加點挖地基、拉沙石。
在地方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經過一個半月的努力,僅僅花費十八萬元就完成了任務原本預算五十萬的任務。
為部隊節約經費三十七萬元。
這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件小事,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但放眼在那個年代,又有幾個人能夠經受得起金錢的誘惑。
那是一個權力放縱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