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議結束後,大鸞同志儼然成為了一位大明星,不斷的有外國的政要和記者向他索要簽名留念,這是屬於中國人民的驕傲。
那時王亮深深地清楚,那尊重不是出於中國有多麼強的綜合國力,而是各國對於大鸞同志本人人格魅力的欽佩。
良久過後,王亮說出了這樣一段話:“開國大典的時候飛機不夠,您說飛兩遍,現在再也不需要飛兩遍了,要多少有多少。這盛世,如您所願吧,山河猶在,國泰民安。當年送您的十里長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榮。”
評論區。
“聽到這個突然戳中淚點。這盛世,如你所願。”
“戳中淚點,總理,如你所願!祖國強大了!”
“眼淚被硬生生的逼出來……我們都好,爺爺你可安心了。”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
“記得小學背《十里長街送總理》的時候,邊背邊哭,從那以後越來越喜歡周總理,是最喜歡的總理。”
“勿忘過去,把握現在,守衛將來!”
“中國在一步步強大,您要一直看著!”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願在種花家。願我有生之年,得見你君臨天下。”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此刻,你我心潮澎湃,我中國已崛起,正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而奮進。同學們,為中華之興盛而讀書!人民必勝!”
一條又一條的評論讓一段段記憶迅速湧入到王亮的腦海,就在一剎那間,王亮淚崩了。
“四十二年了,四十二年了。”
“四十二年前的那一天,天灰濛濛的,又陰又冷。”
“長安街兩旁的人行道上擠滿了男女老少。”
“路是那樣長,人是那樣多,向東望不見頭,向西望不見尾。”
“人們臂上都纏著黑紗,胸前都佩著白花,眼睛都望著周總理的靈車將要開來的方向。”
“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拄著柺杖,背靠著一棵洋槐樹,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著。”
“一對青年夫婦,丈夫抱著小女兒,妻子領著六七歲的兒子,他們擠下了人行道,探著身子張望。”
“一群淚痕滿面帶著紅領巾的學生,相互扶著肩,踮著腳望著,望著……”
夜幕慢慢開始降下來。
幾輛前導車過去以後,總理的靈車緩緩地開來了。
靈車四周掛著黑色和黃色的挽幛,上面裝飾著白花,莊嚴,肅穆。
每一個人的心情都是沉痛的,目光隨著靈車移動。
好像有誰在無聲地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