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5 怎麼忘得了
王亮道:“1932年1月28日晚,日軍不等中方做出答覆就偷襲閘北,挑起了一二八事變。”
王亮是那段慘痛歷史的經歷者。
那痛楚,刻骨銘心。
怎會忘記,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有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嚴辭拒絕。
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盧溝橋事變爆發。
當年,王亮作為盧溝橋的守軍副營長同日寇交火。
一切的一切,歸根結底,不還是因為這個國家太弱,沒有強大的國防力量嗎?
敵寇說侵略就侵略,任狗宰割。
“將近一百年過去了,中國已經不再是當時那個中國,然而,世界還是那個世界。區域性衝突不斷,嚴格意義上來講,戰爭距離我們並不遙遠,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王亮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那位無助的敘國外交官就是最好的例子,是時候該驚醒了。
王亮道:“回想建國初,我們的國家還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外交之路坎坷無比......”
作為軍人的王亮見證了非常多的事情,很多年過去了,一些當年的秘密可以被揭開了。
“敘國的外交官讓我想到了周總理,參加萬隆會議時的大鸞同志。大鸞同志是我的入黨介紹人,也是我革命道路上的引路人。萬隆會議召開時,我作為一名武官跟隨在他身邊......”王亮開啟了那段屬於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的記憶。
萬隆會議是亞非國家在印度尼西亞召開的亞非會議。
當時的中國落後啊,落後到甚至連架遠端飛機都沒有,為了參加會議,我們只能向阿三租用兩架飛機。
因為印航空公司的飛機未曾飛過中國,所以代表團一行只能到還在英國人控制下的香江啟德機場乘坐飛機。
王亮永遠都不會忘記那種屈辱感,代表團所有人都不會忘記。
不僅僅如此。
所租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在香江啟德機場停留期間,被國民黨特工買通的一名啟德機場清潔工按照其要求將炸藥安上飛機。
飛機在接近印尼海岸時爆炸,機上除三名機員生還外,十一名乘客及五名機組人員罹難。
“萬幸的是大鸞同志因為工作臨時改變了行程,沒讓敵人的陰謀得逞。”現在說起來可能雲淡風輕,但在當年,這無疑是深深地刺激到了所有人。
克什米爾公主號上有先行飛往印尼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他們全部犧牲了。
王亮還記得大鸞同志在悲痛之餘是怎麼說的:“敵人這樣做就是害怕我們參加這次會議,我們不能被嚇到,應該更加努力取得會議的成功。”
從那個時候起,王亮就知道,這條外交之路不會好走。
“半個世紀過去了,我們的代表團出訪,不需要再從別國租借飛機了,敵對勢力和組織更沒有膽量針對首長實施刺殺。因為它們清楚,自己將會同一個什麼樣的國家為敵。我們更不會給敵人這個機會!”王亮十分自信地說道。
參加萬隆會議的一共有二十九個國家,其中同中國已經建立外交關係的只有六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