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兩級政委同樣是年過半百,他們都是看著張力長起來的。
這樣一個大院裡的孩子犧牲了,作為長輩,作為首長,他們心裡也很難過。
軍人不擅長表達......
天在旋,地在轉,一切都變得模模糊糊,一切都變得晃晃悠悠。
這位老母親怎麼也不肯去相信,她心愛的兒子就這樣離開了她,永遠地走了。
王亮道:“五年後,在一線拼搏了三十九年的張志信師長接受組織安排退到了二線。”
“因為高血壓等一系列疾病纏身,考慮到張師長身體問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這為老年喪子的將軍一直沒能有機會去桂省的烈士陵園看望下兒子。”
王亮儘量在講述的過程中不新增任何感情色彩:“直到兩千零九年的春天,張志信師長的心包積液、高血壓等多種沉痾舊疾一併發作,身體一下子就垮了下來......”
或許是張師長覺得自己再不去看看兒子,就沒有機會了。
一天,躺在病床上的張師長對老伴說:“我又夢到兒子了,我想去靖西的烈士陵園,去看看他!”
妻子怎麼可能不想兒子,但考慮到丈夫的身體,她不由得勸道:“老頭子,咱們這麼多年都過來了。現在你的病太重了,身體經不起折騰了,咱就別去了,行嗎?”
張志信師長搖搖頭:“昨天我又夢見咱兒子了,兒子埋怨我,說戰前硬把他的手錶留了下來,現在,我想親自還給他。”
講到這裡,王亮不由得介紹起這塊手錶的來歷。
說起來,自己和這塊手錶還有一些淵源呢。
王亮講道:“1965年,滬省的手錶廠成功裝配出了中國第一批的自動上鍊手錶樣機,機芯型號為SS2C,有二十九顆寶石軸承......”
搭載SS2手動機械的錶款型號為Ref.641。
當時,國內的群眾的消費能力很低,所以Ref.641大規模推向市場的計劃就擱淺了。
但此時為了保證軍需,已經有少部分的Ref.641被打上軍用標誌,成為了軍表。
後來解放軍總參二部來到滬省手錶廠要求協作生產手錶作為軍用,要求有日曆、自動、防水。
於是滬省的手錶廠拿出了兩種自動機芯生產,機芯型號為SS2C(29鑽)和SS4C(24鑽)。
根據機芯內部使用的紅寶石軸承數量做區分,分別命名為上海29鑽軍表和上海24鑽軍表。